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探究概况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探究概况

ID:44026420

大小:4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8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探究概况_第1页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探究概况_第2页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探究概况_第3页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探究概况_第4页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探究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探究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瘢临床探究概况关键词过敏性紫瘢中医药疗法文献综述过敏性紫瘢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常因感染、药物、食物、粉尘等致敏物质刺激导致全身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瘢、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痛和肾炎等症状。本病多见于青少年,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西医常采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免疫抑制剂等,这些疗法存在停药后易复发等弊端。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相关临床研究报道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祖国医学并无"过敏性紫瘢”这一病名。但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于”肌覷”、'‘葡萄疫”、"血证”、"

2、斑疹”等范畴。早在《内经》中就有对该病病机的总体认识。如《灵枢•百病始生》云:“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覷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诸病源候论》载:'‘斑毒之病,是热气人胃,而胃主肌肉,其热挟毒,蕴积于胃,毒气熏发肌肉,状如蚊蚤所啮,赤斑起,周匝遍体。”说明本病与外感四时不正之气有关,热毒之邪犯胃,阳明气血外溢肌肤而现瘀斑。“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景岳全书•血证》),提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所致。唐宗海于《血证论》中指出:“既然是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瘀血在经络脏腑之

3、间,则周身作痛,以其阻塞气之往来。故滞碍而痛,所谓痛则不通也”。说明本病所伴腹痛、关节肿痛与气滞血瘀密切相关。《慎斋遗书》亦载:“杂病久而不愈者,脾虚不能统血故也。”综上可见,本病病因可概括为热、毒、火、瘀、虚五个方面。其基本病机,或为火热迫血妄行,或为气虚不摄、血溢脉外,或为瘀血阻络、血不循经,且各病机间又可相互转化。初始为热毒亢盛、瘀血内停所致实证,若迁延不愈、耗伤气阴,可变为气虚不摄、阴虚火旺之虚证。近来有学者认为本病急性期常与外感风热之邪、湿热内蕴有关,属实证、热证;慢性期则以气血阴亏,血脉瘀滞为主

4、,属虚证、瘀证。亦有学者据本病常斑发突然、初起发痒和患者舌苔多腻等特点,提出"热毒之中夹有风邪”、'‘热毒之中夹有湿邪”的观点。黄世林进一步指出湿热之邪在本病发病过程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认为患者正气不足,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湿浊内生,湿浊蕴久化热,热灼血脉,迫血妄行,血溢脉外而发病。而原晓风等则从张从正''天邪发病多在乎上,地邪发病多在乎中下,人邪发病多在乎中”之说,结合本病的临床特点,将小儿过敏性紫瘢从上、中、下三焦论之。2辨证施治因中医辨证的灵活性和个体化,目前临床上本病的辨证分型繁多,但大体

5、上可分为以下几型。2.1风热伤络型:主要特点为皮肤突起风团、发痒,伴鼻塞流涕或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以疏风散邪,清热止痒。李秀军用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荆芥、牛茅子各15g,白鲜皮、白痍藜各10g。咽痛加玄参、板蓝根各10g;关节痛加桑枝、羌活各10g;尿血加白茅根、生地各10go治疗本病风热型患者10o例,治愈率100%。刘志宏以自拟方(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白鲜皮、土茯苓各15g,生地黄、防风各12g,革薜、赤芍、地肤子各10g,丹皮、蝉蜕、甘草各6g,白殡藜30g)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瘢患者6

6、4例。结果:显效42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3%。2.2血热妄行型:此型在急性期尤为常见,临床特点为起病急,紫瘢颜色深红,烦渴,大便干结或鼻峭、尿血、便血,或伴有腹痛。舌质红,脉细数有力(小儿指纹紫滞达气关)。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谢翠珠等采用清热凉血活血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瘢。基本方:水牛角30g,生地黄12〜15g,赤芍、紫草、丹参、牡丹皮、鸡血藤、连翘各6〜10g,生甘草3go伴发热咽肿者加金银花6〜10g,板蓝根15〜30g;咳嗽者加杏仁、黄苓各6〜10g,鱼腥草15-30g皮肤瘙

7、痒者加制天虫6g,白疾藜、徐长卿各6〜10g;关节肿痛者加防己、怀牛膝、桑枝各6〜10g;腹痛者加木香、延胡索各6g;便血者加地榆炭、侧柏炭各10g;呕吐者加翟香、制半夏各6g;尿血者加小蓟10〜15g,旱莲草6〜10g,白茅根15〜30g;蛋白尿者加黄英、金樱子、英实各10〜15g,蕙该仁30g。两个疗程后治愈率达79%。张亦群等自拟清热凉血汤治疗热毒炽盛型过敏性紫瘢患儿33例,痊愈率达68.3%,总有效率87.8%。处方:生地黄12g,金银花、连翘、丹皮、乌梅、赤芍各9g,蝉衣3g,土大黄、仙鹤草、生山

8、楂各15g。2.3湿热中阻型:常表现为皮肤散在紫斑,头重身倦,腹痛,或有腹泻呕吐。舌红、苔黄腻,脉濡数。黄世林提出以祛湿化浊、清热凉血为总原则,自拟消瘢方:麓香、紫苏、黄苓、连翘各10g,姜半夏、茯苓、金银花、板蓝根、白鲜皮各20g,甘草5g。皮肤型伴皮肤瘙痒者加用地肤子,重用白鲜皮;腹型加用白芍、甘草;关节型加用牛膝、稀荃草、伸筋草;尿中有红细胞则重用白茅根,有尿蛋白加用茨实。吉训超等通过对临床66例小儿过敏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