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的临床观察

ID:44024972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的临床观察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的临床观察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的临床观察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复方木尼孜其颗粒、盐酸西替利嗪片结合治疗湿疹,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湿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口服复方木尼孜其颗粒6g,3次/d,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1次/d。对照组: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1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后EASI评分和瘙痒程度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疗效较单一药物治疗明显。【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2、湿疹;临床观察湿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之一。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病。皮疹呈多样性,瘙痒剧烈,病程迁延,容易复发,给患者带来痛苦。发病机制受限于现阶段的科学理论及技术还无法完全阐明[1]o作者现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10月本院门诊部收治的湿疹患者80例,以应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36.6岁;病程5个月~12年。对照组40例,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18〜57岁,平均年龄37.5岁;病程6个月〜1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

3、、年龄、病程及EASI评分、瘙痒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观察组口服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6g,3次/d,盐酸西替利嗪片(苏州东瑞制药冇限公司)10mg,1次/d。对照组: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1次/d。两组患者局部皮损处理依据皮损性质对症处理,渗出明显者给予1%乳酸依沙口丫唳溶液湿敷,2次/d;浸润性皮损给予卤米松乳膏外用,2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1.3临床治疗效果评价痊愈:皮损全部消退,瘙痒症状消失;显效:皮损大部消退,瘙痒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瘙痒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皮损消退不

4、明显,瘙痒未见改善或反见恶化。总有效率二(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X100%o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80例患者全部按医嘱完成治疗并纳入统计。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自身EASI评分和瘙痒程度评分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ASI评分和瘙痒程度评分观察组优于対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治

5、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3讨论抗组胺药物为治疗湿疹的主要药物,而西替利嗪作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对H,受体具有高亲和力,可抑制组胺介导的速发相及减少后期炎症介质释放[2]。但部分湿疹病情顽固,单用抗组胺药物治疗效果常不理想。复方木尼孜其颗粒主要成分冇菊苣子、香青兰子、芹菜根、罗勤子、黑种草子、茴香根皮、洋廿菊、香茅、骆驼篷子、廿草等,为体液成熟剂,用于调节异常体液及气质[3]。菊苣子可消炎解毒,调节体内水分的平衡,香青兰子可安神、暖胃、排除皮下毒素,芹菜根可利尿、祛寒,罗勤子可燥湿、凉血、清热解毒,黑种草子可补肾通经、利尿、润肤,茴香根皮可健脾燥湿,洋甘

6、菊可行气消炎,香茅可开通阻滞、祛寒通经,骆驼篷子可利尿通经,排除体内浊液,甘草有类激素样作用,能清热解毒,调和药性。诸药合用,有清热消炎、燥湿利尿、凉血消肿、祛寒通经、润肤及清除皮下毒索的作用,具有加速皮损炎性反应的消散和吸收,治疗各种皮肤瘙痒和皮肤炎性反应等功能o综上所述,通过两组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治疗湿疹的实验,得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的结论,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针对复方木尼孜其颗粒的药理做了一定的说明。藉此论述可以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疾病的治疗效果,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参考文献[1]赵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

7、数评分法.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1):3-4.[2]胡晓军,王署霞•蝦黛软膏治疗皮炎与湿疹62例•陕西中医,2010,4(31):441-442.[3]纪超,毕志刚.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模型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9(5):285.[3]张建屮•湿疹诊疗指南(2011)•屮华皮肤科朵志,2011,44(1):5-6.[收稿日期:2014-04-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