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丝虫病

临床执业医师——丝虫病

ID:44020705

大小:13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8

临床执业医师——丝虫病_第1页
临床执业医师——丝虫病_第2页
临床执业医师——丝虫病_第3页
临床执业医师——丝虫病_第4页
临床执业医师——丝虫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执业医师——丝虫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执业医师——丝虫病丝虫病(filariasis)在我国是由斑氏丝虫及马來丝虫的成虫寄牛于人体淋巴系统引起的慢性寄纶虫病。临床特征在早期主要为淋巴管炎M淋巴结炎,晚期为淋巴管阻塞及其产生的系列症状。我国隋唐吋代(公元581-907

2、约为雄虫一倍。雌雄成虫常相互缠绕,寄生于淋巴管及淋巴结内。寿命可长达12年或更久。雌虫胎牛幼虫,成丝状活动,称微丝呦。斑氏微丝黝长约280gm,宽约7Pm:马來微丝呦较斑氏短细。微丝螺从淋巴系统进入血循环后,口天多藏匿于肺的微血管内,夜间进入周围血液循环,具冇明显的夜周期性。通常马來微丝蝴为晚8时至次晨4时,斑氏微丝蝴为夜晚10时至次晨2时。微丝蝴周期性的机理尚未完全清楚,有以下儿种解释:①人在睡眠时,迷走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肺部微血管扩张,微丝勉大量从肺进入周围血液;②肺和周围血液中氧分压的变化可改变微丝坳的周期性。夜间给患者吸入02,提高血的氧分压,则周围血中微丝蝴

3、数量减少;③与微丝呦体内的自发萤光颗粒冇关。凡微丝呦体内含冇萤光颗粒多的,其夜现周期性明显,反之则不明显。微丝呦在人体内町存活数刀〜2年以上。斑氏微丝蝴和马來微丝蝴在形态上冇显著差别,两者区别见表及图。表斑氏及马来微丝坳鉴别要点种别斑氏微丝蝴马来微丝蝴大小(染色后)244〜296x5.3〜7.0微米177〜230x5〜6微米体态柔和,弯曲自然,无小弯较硬,大弯之外虫体可有小弯曲1头端空隙较短,长度与宽度约相等或略长较长,长度较宽度约长1〜2倍;体核圆形或椭圆形,各自分开,排列整齐不规则,大小不等,排列不整齐,核与核聚集怦泄孔较小,排泄细胞在排泄孔旁较大,排泄细胞距排泄

4、孔较远b细胞G1较小,与G2距离远G1较大,与G2距离较近肛孔小,常不显箸较大,显著k部渐渐尖细,无尾核冇2个尾核,前后排列,有尾核处较膨大斑氏和马来丝虫生活史分为二个阶段:一个阶段在蚊虫(中间宿主)体内;另一阶段在人(终宿主)体内。(一)在蚊体内雌蚊叮咬微丝蝴阳性患者时,微丝蝴被吸入蚊胃内,经1〜7小时脱鞘,穿过胃壁,经腹腔进入胸肌,约1〜3周经二次脱皮,发育成传染期幼虫,离开胸肌,移行至蚊吻下唇,再叮咬人时,侵入人体。(二)在人体内传染期幼虫侵入人体后,部分幼虫在组织内移行和发育过程中死亡,部分幼虫到达淋巴管或淋巴结,经8〜12个月发育为成虫,交配后,产住微丝呦。

5、[流行病学]斑氏丝虫病分布极广,但主要在亚洲。马来丝虫病仅流行于亚洲。在我国山东、河南、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台湾、贵州、四川、广东及广西均有本病。除山东、广东、台湾仅为斑氏丝虫病流行,其它省(市、自治区)两者兼冇。解放后,由于开展普查普治工作,本病感染率显著下降。(一)传染源带微丝呦的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马來丝虫还可在猫、犬、猴等哺乳动物体内寄牛,有可能成为动物传染源。(二)传播途径通过雌蚊叮咬传播。斑氏丝虫病主要传播媒介是淡色库蚊、致乏库蚊,马来丝虫以中华按蚊为主要媒介。(三)易感性人样普遍易感。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20〜25岁间的感

6、染率与发病率最高,1岁以下者极少。病后免疫力低,常反复感染。(四)流行季节5〜10月为丝虫病感染季节。在温暖的南方,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发病原理及病理变化]丝虫病的发病利病变主要由成虫及传染期幼虫引起。传染期幼虫经蚊叮咬侵入人体后,在淋巴系统内发育成为成虫,幼虫和成虫代谢产物及雌虫了宫排泄物,引起全身过敏反应与局部淋巴系统的组织反应。表现为急性期的丝虫热,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由于淋巴系统炎症反复发作,则导致慢性期淋巴管阻塞症状、淋巴管Illi张、乳糜球、象皮肿等丝虫病的发牛与发展取决于丝虫种类、寄牛部位、幼虫侵入数量及机体反应性。马來丝虫主要寄居于四肢浅部淋巴系统,故

7、以四肢症状多见;斑氏丝虫寄丿舌于腹腔、精索及卜•肢深部淋巴系统,则常出现泌尿系统症状。丝虫病的病变在淋巴管和淋巴结,由成虫的机械刺激或死后虫体分解产物的化学刺激,引起一系列反应性病变。急性期表现为渗出性炎症,淋巴结充血、淋巴管壁水肿,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纤维蛋白沉积。淋巴管和淋巴结内逐渐出现增生性肉芽肿反应,肉芽中心为变性的成虫和嗜酸性粒细胞,周围冇纤维组织和上皮样细胞围绕,并冇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聚集,形成类结核结节。慢性期突出表现为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虫体钙化,淋巴结变硬,淋巴管纤维化,形成闭塞性淋巴管内膜炎。淋巴管的阻塞可致远端淋巴管内压增高,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