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临床执业医师

ID:36673956

大小:20.1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3

临床执业医师_第1页
临床执业医师_第2页
临床执业医师_第3页
临床执业医师_第4页
临床执业医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执业医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临床执业医师单选题1、诊断支气管扩张首选的检查是A支气管结核B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支气管肺癌D支气管哮喘E支气管扩张答案:E部分慢性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伴有杵状指(趾),与末梢长期慢性缺氧有关。故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可有癌性空洞等影像特征,故可排除C项。单选题2、心肌炎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使用糖皮质激素A急性心肌炎的预后差B多数可以治愈C少数可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或死亡D可能转为心肌病E可出现心功能失代偿答案:A大部分的心肌炎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能痊愈。单选题3、男性,27岁,心悸气短,胸闷

2、胸痛晕厥。查体:胸骨左缘3肋间3/6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室间隔:左室后壁为1.5:1,SAM(+)。该患者的诊断是A先心室缺B风心病二尖瓣,主动脉瓣病C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D二尖瓣脱垂E主动脉窦破裂答案:C患者心悸气短胸闷胸痛晕厥,胸骨左缘3肋间杂音,且超声:室间隔:左室后壁为1.5:1≥1.3,SAM(+),以上临床症状及体征符合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表现。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杂音相似,但多为全收缩期,血管收缩药或下蹲使杂音加强,常伴有心房颜动,左心房较大,故可排除B项。心室间隔缺损收缩期杂音部位

3、相近,但为全收缩期,此患者超声心动图无室缺表现,故排除A项,其余选项不符合题干,故本题选C项。单选题4、男,50岁,咳嗽,间断咯血3个月,咳大量脓痰伴发热1周来诊,吸烟史30年,胸部X线片示左下肺阴影伴空洞,洞壁厚薄不一,有液平,诊断为肺脓肿,该患者应首先考虑的基础疾病是A肺结核B肺血管炎C支气管肺癌D支气管扩张E支气管囊肿答案:D咳嗽,间断咯血3个月,咳大量脓痰伴发热1周来诊,提示支气管扩张,感染引起的肺脓肿。单选题5、男,62岁。咳嗽、胸闷、气促2周。高血压病史10年。査体:BP150/90mm

4、Hg,气管左移,右胸叩诊实音,右肺呼吸音消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是漏出液B是渗出液C介于漏出液和渗出液之间DLDH<200U/LE比重<1.018答案:B渗出液(最常见):由于胸膜通透性增加或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常见疾病:中青年的结核性胸膜炎、肿瘤、炎症介质等。胸膜间皮瘤所致胸腔积液为渗出液。DE为漏出液。单选题6、男性,13岁,半小时前从5米高处摔下,出现左侧胸部疼痛伴发呼吸困难。神清合作、轻度发绀,左前胸壁10cm×10cm皮下淤血,胸壁浮动,可触及骨摩擦,两肺未闻及湿啰音,胸片提示左4、

5、5、6肋骨分别可见两处骨折,肋膈角稍钝。此时应采取以下哪一种急诊处理A气管切开B气管内插管C立即开胸探查D呼吸机辅助呼吸E行胸腔闭式引流答案:E患者青少年男性,从高处摔下后,出现左胸疼痛、呼吸困难,左前胸壁皮下淤血,胸壁浮动,可触及骨摩擦。胸片见左4、5、6肋各有两处骨折,肋膈角稍钝。因此病人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胸壁外伤、肋骨骨折疼痛、呼吸运动减弱、胸壁软化浮动,并引起胸壁矛盾运动、纵隔扑动,进而引起静脉回流障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此时应采取的急诊处理是胸壁包扎固定、止痛,将开放性气胸转为闭合性气

6、胸。若呼吸困难加重,咳嗽、颈、胸部出现皮下气肿,左侧呼吸音消失,左肺压缩。考虑出现张力性气胸,应行胸腔闭式引流。单选题7、瘢痕性幽门梗阻病人术前纠正体液代谢和酸碱失衡时,选用的液体是A1.25%碳酸氢钠液B1.25%碳酸氢钠液+5%葡萄糖液C5%葡萄糖液+1/6mmoL乳酸钠液D氯化钾+5%葡萄糖盐水El/6mmoL乳酸钠液答案:D幽门梗阻患者呕吐物含胃酸,大量胃酸丢失,将导致低氯,低钾性碱中毒,故补液应选用含有氯化钾的溶液;因幽门梗阻多为急性梗阻,此为等渗性缺水,故应加等渗液以纠正脱水。单选题8、

7、男,30岁,2h前车祸伤及腹部,急诊入院,查体:痛苦面容,意识模糊,皮肤粘膜苍白,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血压85/60mmHg,心率120次/分,正确处理措施是A血管内高凝状态B后括约肌收缩状态C代谢性碱中毒D前括约肌收缩状态E毛细血管内"可进可出"答案:A1.微循环缺血缺氧期(代偿期)(1)微循环的变化:①毛细血管前后阻力增加(前阻力增加为显著)②真毛细血管网关闭。③微循环灌流减少(少灌少流)④动-静脉吻合支开放,使微循环缺血缺氧更为明显(灌少于流)(2)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①自我输

8、血: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一道防线“。由于容量血管中的肌性微动脉和小静脉收缩,肝脏储血库收缩,使回心血量迅速增加,为心输出量的增加提供了保障。②自我输液: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二道防线“。由于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比微静脉对儿茶酚胺更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比后阻力更大,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使组织液进入血管。③血液重新分布:由于不同脏器的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不一,皮肤、内脏、骨骼肌、肾的血管α受体密度高,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较高,收缩更甚,而冠状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