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小儿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ID:44006835

大小:3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7

小儿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_第1页
小儿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_第2页
小儿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_第3页
小儿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_第4页
小儿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择取2005.02-2015.02期间在我中心就诊治疗的130例疑似结核病患儿,采集其外周静脉血液实施ELISA检测,并进行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简称PPD)检测,对比评估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情况。结果:ELISA检测诊断的阳性率约为81.54%(53/65)明显高于PPD检测的43.08%(28/65),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LISA检测诊断小儿结核病具有迅速、敏感性高等特点,是新兴的一种有效检测技术。在治疗结核感染的同时,还应联合至少一

2、种抗虏药物。关键词:小儿;结核病;诊断;治疗小儿结核病的症状表现一般不明显,该类疾病的诊断一直是儿科的重点难题。以往国外大部分研究显示[1],胃液标木直接检查病原菌的阳性率低于20%,并且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在50%以下,检验时间较长,没有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所以,临床不断探索能够快速、准确的诊断小儿内科结核病的有效方法。同时,结核病的早期治疗也至关重要,目前仍然以药物治疗为主,最新试验发现,联合用药能够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现择取2005.02-2015.02期间在我中心就诊治疗的130例疑似结核病患儿,进一步探析小儿内科

3、结核病的最近诊断及治疗进展,研究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2005.02-2015.02期间在我中心就诊治疗的130例疑似结核病患儿,包括72例男性患儿,58例女性患儿。年龄范围0.2-14岁,平均年龄(5.89土2.01)岁。其中,有卡介苗(简称BCG)接种史者89例,BCG接种后疤痕阳性者82例,存在明确结核病接触史者25例,有既往结核病史者9例。1.2方法整理全部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同时实施痰涂片找抗酸杆菌、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简称PPD)试验胸片检查等试验检查[2]。采集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液,采集量为2・0-&0n)l,

4、对外周血进行分离处理,分离出单个细胞。全部试验操作方法及程序严格按照使用指南完成,然后将结果应用上海科华ST-360型酶标仪,进行计数分析。1.3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然后利用X2进行检验。当P值小于0.5时,说明试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诊断情况木组130例疑似结核病患儿中,65例患儿确诊为结核病。其中,肺结核患儿2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17例,淋巴结结核患儿16例,粟粒性肺结核伴结核性脑膜炎患儿4例,骨关节结核患儿4例,结核性心包炎患儿2例。2.2ELT

5、SA检测与PPD检查比较ELISA检查显示,阳性患儿53例,阴性患儿12例;PPD检查显示,阳性患儿28例,阴性患儿37例。由此可见,ELISA检测诊断的阳性率约为81.54%明显高于PPD检测的43.08%,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现阶段,结核病常规实验室检查手段的诊断阳性率不超过60%,细菌学检查作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其具冇敏感性较差、培养结果滞后、标本留取困难等诸多问题。而临床诊断标准是多种指标综合的结果,需要有效抗结核疗效支持临床诊断,对小儿内科结核病的诊断造成了较大的制约。因此,寻找一种快速、敏感、准确的一种

6、结核病诊断手段已经成为控制、治疗小儿结核病的当务之急。ELISA检测是由同位素免疫技术、荧光抗体技术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快速、特异、敏感同时具备自动化的高新现代技术[3]oELTSA不会受到BCG接种及非结核杆菌等因素的影响,可获得更准确、客观的结果,诊断标准十分明了。本次试验可见,ELISA检测诊断的阳性率约为81.54%明显高于PPD检测的43.08%,说明ELISA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并且具有成本费用低、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强、简单快速等优点。抗席治疗小儿结核病的目标为快速清除病变中的结核菌,以便阻断传染源,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有效

7、清除机体中残余的结核病,避免疾病再次复发。目前抗疥治疗多以夯物治疗为主,临床治疗的原则为及早、适宜、联合、规律、全程以及分段[4]。治疗期间必须防止耐药产生及药物的毒副作用。联合用药能够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药物的药效作用。所以,不但要消除结核感染,而且还应该至少加用一种抗廃药物进行联合治疗。3.1常见结核病的治疗(1)肺结核:使用SM/EMB+RFP+INH联合用药,每天药用剂量为15.0mg/kg,连续治疗9个月(SM治疗2个月),约有95.1%患儿可以治愈。通常临床治疗方案为SM+PZA+RFP+INII,治疗2个月后在应用RF

8、P+INII治疗4个月,总疗程时间6个月。以往英国胸科学会已经将上述方案作为临床治疗的标准。(2)结核性脑膜炎:现阶段,一般应用PZA+RFP+INH+SM四联疗法,大部分可以取得理想的疗效,一些疗效不理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