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临床预后因素分析

强迫症临床预后因素分析

ID:44005465

大小:4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强迫症临床预后因素分析_第1页
强迫症临床预后因素分析_第2页
强迫症临床预后因素分析_第3页
强迫症临床预后因素分析_第4页
强迫症临床预后因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强迫症临床预后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强迫症临床预后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强迫症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门诊不同疗效的强迫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文化程度较低、体力劳动者、病前有强迫人格、无心理社会诱因、无焦虑抑郁的强迫症病人疗效差。结论文化程度较高、有明显社会心理因素促发、病中有抑郁症状和合并心理治疗者预后好。论文代写【关键词】强迫症;预后;相关因素强迫症的疗效不够理想,即使氯丙咪嗪和选择性五軽色胺回收抑制剂(SSRIs)的使用仍有40%〜60%左右的病人无效[1]。鉴于影响强迫症预后的因素报告较少。为此,对影响强迫症预后的有关因素作临床性分析。本文总结了我院心理咨询门诊在2003〜2004年诊治的强迫症(治疗

2、持续3〜6个月)共37例,对其预后因素进行探讨。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强迫症诊断标准。论文代写1临床资料1.1性别男18例(48.65%),女19例(51.35%)。论文代写1.2年龄13〜74岁,平均28.51±14.05岁。1.3婚姻有配偶13例,无配偶24例。毕业论文1.4学历大专及以上学历13例,高中17例,初中6例,小学1例。论文代写1.5职业学生17例,干部10例,工人2例,其他8例。1.6强迫性人格有21例,无16例。1.7家族史阳性5例,阴性32例。毕业论文1.8发病诱因有22例,无15例。毕业论文1.9首次发病平均年龄

3、平均年龄24.78±11.84岁。1.10病程3个月〜20年。毕业论文1.11症状强迫观念13例,强迫观念伴有强迫行为24例。论文代写1.12伴情感症状抑郁情绪9例,焦虑抑郁22例,无6例。毕业论文2结果2.1发病诱因有明显社会心理应激者22例,治愈16例(73.7%),无发病诱因15例,治愈8例(53.3%)。提示病前有诱因者可能预后较好。论文代写2.2家族史家族史5例有4例治愈(80%),32例无阳性家族史12例治愈(32.4%)。强迫症的预后与家族史可能无关。毕业论文2.3强迫人格(爱整洁、吝啬和顽固)有强迫人格21例治愈11例(52.4%),无人格障碍16例治愈13例(81.3%)

4、0提示无强迫人格者可能预后较好。2.4文化程度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13例治愈11例(84.6%),髙中17例治愈14例(82.4%),初中及以下7例1例(14.3%)治愈。提示学历较高者可能预后较好。1.5症状强迫思维13例10例治愈(76.9%),伴有强迫行为24例治愈14例(58.3%)O提示伴有强迫观念的可能比伴有强迫行为预后较好。毕业论文2.6伴随情感症状无伴随情感症状6例未愈4例,抑郁9例未愈2例,焦虑抑郁22例6例未愈。提示伴有情感症状的预后较好。毕业论文2.7L-B强迫症量表治疗前20.35±7.82,治疗后7.3±8.61o2.8疗效痊愈和显著进步者(减分率在50%以上)共2

5、4例(64.86%),进步1例和无效12例(35.14%)。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25例:治愈20例,无效5例;单纯药物治疗5例:治愈2例,无效3例;单纯心理治疗7例:治愈3例,无效4例。3讨论强迫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特点为长时间反复出现强迫思维和强迫动作,明显干扰病人正常活动和功能。流调资料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生患病率为2%〜3%[2],多于青春期发病。强迫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强迫症的某些素质可能具有家族遗传倾向,从临床观察,强迫症的发生有一定的性格基础[3]。强迫症的疗效具文献报道与性别、婚姻状况、严重程度、初期抑郁程度无关,发病年龄早、病程长、伴有分裂症人格障碍

6、及强迫行为占优势的强迫症病人疗效较差,强迫观念为主的强迫症病人药物治疗效果好[4]o本资料显示:(1)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强迫症预后比中学及以下者为好,这可能与样本量小有关。(2)本资料表明脑力劳动者罹者强迫症的预后比体力劳动者好,可能与脑力劳动者学历较高,对药物治疗的合作性较好,对心理治疗的领悟性较高以及对疾病的反省能力强有关。(3)强迫人格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有三种不同见解:①强迫人格预示转归不良;②强迫人格与疗效好坏无关系;③强迫人格预示转归良好等。本资料结果支持第一种观点,即有强迫人格者预后较差。(4)本资料结果提示,有发病诱因者疗效显著好于无诱因者。这可能与应激急性期易引起脑中单胺递质

7、(包括5-HT)释放减少有关,故5-HT回收阻断剂疗效较好。(5)强迫症病因尽管有生物因素、遗传因素、器质性因素、生理因素等生物学因素学说,也有社会心理因素学说,但都不能清楚的解释其发病机制,因此单一治疗就有一定的局限性,药物结合心理治疗会提高疗效。论文代写【参考文献】1周娟.强迫症预后的有关因素分析•四川精神卫生,2001,14(2):90-91.2WayneK,GoodmanMD.强迫障碍的诊断与治疗.精神医学论,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