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002350
大小:2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7
《弟子规的朗读指导策略(教师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弟子规》的朗读指导策略《弟子规》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本学期我县把《弟子规》作为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计划,我承担了我们学校此课程的教学任务。《弟子规》言语简明,为三字韵文,类似于古文。对于现代文学生易于朗读理解,而对于类似古文的《弟子规》在朗读理解上就有一定难度了。低段学生只是简单地把文字转换成声音,读起来很生硕。以下是《弟子规》第二课的一个教学片段:师:弟了规的第一章有六篇课文,以孝顺为主。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孝敬父母的?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请大家先把课文读一读。生:自由练习师:读好了吗?同桌练习,一人一句。(同桌练习)师:哪位同桌愿意试一试?(
2、学生读,做到了准确、流利。)师:读得不错,还有谁愿意试试?师:还有想读的!那我们来比赛如何?(男生女生读得整齐划一,镰锵冇力)师:读得不错,分组再对一次?(声音洪亮,整齐)以上教学片段,学生自由读、同桌读、男女生比赛读、大组读,读的形式不可谓不多样,读的时间不可谓不充分,学生读得也很高兴,但是这样的朗读没有明确的要求,没冇巧妙的点拨,没冇像样的示范,冇的就是反复地读,机械地读,为了读书而读书。我原木以为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练习,读好这一段话,提高朗读水平。反思时我在想这么多样的朗读,学生读的水平到底提高了多少?这么多遍的反复朗读,对于学生理解文木、体会思想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只要再看一
3、看案例,其效果就不难想彖。针对朗读屮出现的问题,结合本人的思考,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而加强学生册读的指导。-、导学生学会掌握朗读时语调、语速的变化技巧。首先使学生知道停顿、轻重、语气等在朗读中要如何随着表达的需要而变化的,从而提高朗读的表现力,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一般情况下,描写突然发生变化、着急情况的句子,常读得快些、急促些;表现高兴、兴奋、赞美的句子,读时音调略高;表示悲痛、沮丧的语句可读得低沉些、缓慢些。到底具体怎么读应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去把握,如《弟了规》的第四课(事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是写东西虽然很小但也不能私自把他藏起來,父母知道会很伤心,在朗读吋语气就应读出低沉、缓慢
4、些。再如第I•八课(将入门,问熟存;将上堂,声必扬。)是教学生准备进别人家门时打招呼该怎么样做。先进去时声音放低一点,那在读“将入门,问熟存”就应读得柔和些,慢一些;“将上堂,声必扬”是要告诉主人家里有人來了,语调则要高一些。教师根据课文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课文指导。二、利用故事,抓重点句朗读弟子规语言简练,有的课文本身就是一则故事,如第五课(亲所好,力为具),第六课(亲爱我,孝何难),第七课(亲冇疾,药先尝)。针对低年级小朋友爱听故事的特点,在会读课文后,把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明口了句了的大意后,读起來就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字眼了。例如在上第六课(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吋,我就抓住第一
5、句话主讲,在学生会读的情况下再讲“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在这个故事结束的时候有的学生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王祥他真是孝顺啊,同时我也很同情他!”。学生从故事屮就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父母喜欢我们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即使父母不喜欢我们我们也耍孝顺父母,就像故事中的王祥一样。教师在稍加指导学生读起來就不会像刚开始那样铿锵冇力,学生就有自己的理解,有的学生带着一种同情的语气去读,有的学生带着佩服的语气去读。三、结合表演,以演促读低年级学生有很强的口我表现欲,在课堂上,教师应及时抓住时机,诱导他们进入角色。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进入角色,表演课文中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了解,而且能启迪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表
6、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教学第十三课(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时,乂刚好天气比较冷,学生穿得很多,所先我让淫生自己观察同淫们穿的衣服、戴的帽子、其至是鞋子,观察2后发现了什么?你又该怎么和同学说呢?在这过程中,学生边整理,边册读,生动地演绎了课文中的情景,同时在指正屮又掺入了自己的言行。这样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不但改正了穿着的不整,而且也学会了交流,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朗读水平,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生边说边演,不知不觉进入课文情节。人人做演员,个个都参与,学生们通过表演阴读读出了语感,又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感受到了朗读的乐趣。像十一课(尊长前,声要低;…),
7、第I•五课(步从容,立端正…),第十六课(缓揭帘,勿有声…)等课文都可用这种方法指导朗读。四、重视教师范读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口读为主并不意味着摒弃教师的范读,相反,教师的范读与学生的自读相结合才能正确地反映教与学的关系,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來说,范读更是重要。因为,许多语言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只能凭反复的范读使学生获得语感去“破译”。范读可放在开始,起穿针引线作用;也可放在结尾,让学生与自读对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