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973717
大小:163.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0-17
《宜蘭縣大同鄉太平山森林遊樂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山國小資訊小組作者:李菡挺班級:六孝內容:宜蘭縣大同鄉太平山森林遊樂區宜蘭縣大同鄉太平山森林遊樂區地點:宜蘭縣大同鄉太平村土地面積:21631公頃(ha)管理單位:羅東林區管理處自然景色檜木原始林,溫泉,柳杉人工林,檜木人工林,瀑布,湖泊。人文景觀蹦蹦車,運材索道遺址,蒸氣集材機,森林火車史蹟。遊憩設施遊樂區入園時間自上午六時至下午九時止(暑假期間及例假日為自上午四時分至下午九時止)。森林浴場三處,蹦蹦車道3公里,遊客服務站一處,大、小會議室各一處(容80人、20人),溫泉湯屋20間、地熱煮蛋區、露天SPA溫泉浴池(仁澤)。本區特色本區昔日為伐木作業場所,因而目前
2、尚留有當年作業器械,值得一看。如流籠、索道、運材鐵道、蒸氣集材機等等。想欣賞紫葉槭數大之美,可至太平山莊旁步道,絕對讓你不虛此行。此外,縹渺之翠峰湖、幽靜之森林公園都值得你一遊。適合活動檜木原始林,溫泉,柳杉人工林,檜木人工林,瀑布,湖泊。觀賞各種奇特樹木,地質景觀,遠眺臺灣海峽,巴士海峽,太平洋。地形太平山四周為中央山脈及雪山山脈兩山系所圍,重山峻嶺,高峭險阻。主要山脈為南部的南湖大山山系及三星山系,以南湖大山為最高峰-3,740公尺。 地勢西南高而東北低,由海拔200公尺至2,400公尺、其中土場地區高度約365公尺、仁澤地區約500~850公尺、中間地區約90
3、0公尺、太平山地區高度由1,950-2,000公尺、翠峰湖地區與太平山據點差不多由1,850-2,050公尺、獨立山據點約1,950公尺,由高度看來,土場、仁澤地區高度較低,地形上亦屬河谷地形。 太平山、獨立山及翠峰湖等據點高度均達2,000公尺左右,除翠峰湖外均為山斜坡地形,翠峰湖為高山湖泊地形,可見本區仁澤、太平山、翠峰湖三大據點各具地形上特色。地質太平山之地質屬第三紀之岩層粘板岩系,主要特徵為灰黑色板岩風化而成,略含有頁岩屬。 由於岩層劈理發達,又因擠壓作用及陡峻河流的侵蝕,一遇地震、豪雨,河岸的邊坡經常發生崩坍及嚴重沖蝕。土壤太平山土壤除部分為礫質壤土外,似
4、腐質壤土為多數,這是粘板岩的基岩經風化作用而成,分布於山腹嶺線坡度緩斜處。礫質壤土多分布於土場及太平山林場一帶陡坡上,其母質為頁岩砂岩,土壤較為貧瘠。水資源太平山因地勢及山脈走向關係,使太平洋海洋暖風順山谷而入,氣候濕潤,全年各月份相對濕度均甚高,宜蘭地區相對濕度為台灣最大者,約為86%,本區更高達90%以上,屬於重濕型,經常濃霧不開,增添雲霧飄渺之山區景緻。 雨季自10月至翌年2月,夏季時有颱風侵襲,挾帶豪雨,使得全年降雨量均甚豐沛。本區氣溫受海拔高度影響,在1,000公尺以上地區冬季可見降霜現象,海拔1,800公尺以上則可能降雪。太平山、獨立山、翠峰湖等據點幾乎
5、每年都有降雪紀錄,不過降雪時間很短。夏日季節海拔高於1,000公尺以上的太平山、翠峰湖,都是避暑勝地。 本區得溪流水源發源於高山,落差大,蝕力亦大,因地質因素,常使岩基嚴重沖蝕。又因屬粘板岩系,築壩蓄水可行性不大。 依其地理位置及各事業區關係而區分,在太平山事業區以多望溪及田古爾溪為主,為蘭陽溪上游之支流。羅東事業區以羅東溪為主,注入蘭陽溪下游。在南澳事業區以南澳北溪為主,翠峰湖為本區內的高山湖泊,根據民國七十六年4月由中山大學海洋地質研究所所做的台灣地區湖泊水庫水質酸化程度調查顯示,翠峰湖酸鹼度為4.68,可謂滿湖酸水。和平事業區以和平溪為主,另有支流留興溪及茂興
6、溪,含砂量少、水質清澈。動物資源本區處於亞熱帶及寒帶氣候型之間,屬於溫帶交界點,植被完密,提供絕佳之動物棲息地,然而森林開墾後,動物棲息、掩蔽及食物減少,不得不遷移高山深處,使得平日可見野生動物稀少。本區以森林鳥類最多,發現的種類約81種;哺乳類有18種,蝴蝶類有69種。在季節變換之際,各類動物輪流登場,把這片青山綠水,烘托的更為生動活潑。尤其鳥類、蝴蝶類的繁殖,更顯出保林、育林的重要,實為生態教育重要的一環。現設有獨立山動物保護區,更對生態保育殊多貢獻。植物資源本區海拔高差甚大,兼有亞熱帶至寒帶氣侯,各林帶樹種繁雜,材質優美。林帶之垂直分布,竹林最下、闊葉樹居中、
7、針闊葉樹混交林又居其上,針葉樹林密度較大,而生長旺盛。草生地在高山之巔。在一千公尺至二千公尺左右,因開墾關係,多具天然更新林及人造林。另外本區由於高差的關係,具有四季紅葉植物變化的景緻。要樹種為尖葉槭,台灣掌葉槭,台灣紅榨槭和青楓等。觀花植物如山櫻花、梅、杏、太平山白櫻花等亦隨四季展現不同的風采。而林相之變化也構成本區多樣的景緻。太平山歷史太平山」是從原住民語的「眠腦」翻譯而來的。 太平山森林的開發很早,於民國三年(日本大正三年)台灣總督府即已著手開展伐木作業,後來陸續興建森林鐵路至土場,於民國十三年完成,並採用第一架蒸汽集材機作業。當林場大規模採伐時,即開始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