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遊樂區發展生態旅遊之土地使用分區研究-以惠蓀林場為例

森林遊樂區發展生態旅遊之土地使用分區研究-以惠蓀林場為例

ID:36658337

大小:351.8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13

森林遊樂區發展生態旅遊之土地使用分區研究-以惠蓀林場為例_第1页
森林遊樂區發展生態旅遊之土地使用分區研究-以惠蓀林場為例_第2页
森林遊樂區發展生態旅遊之土地使用分區研究-以惠蓀林場為例_第3页
森林遊樂區發展生態旅遊之土地使用分區研究-以惠蓀林場為例_第4页
森林遊樂區發展生態旅遊之土地使用分區研究-以惠蓀林場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森林遊樂區發展生態旅遊之土地使用分區研究-以惠蓀林場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觀光休閒暨餐旅產業永續經營學術研討會民國91年4月27日,第二集森林遊樂區發展生態旅遊之土地使用分區研究-以惠蓀林場為例黃志成汪家夷cchuang@mail.cyut.edu.twwang1521@ms9.hinet.net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助理教授暨系主任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所研究生摘要本研究主要以土地規劃層面的角度探討發展生態旅遊適宜的區域,亦即以選擇一個適宜發展生態旅遊區域的研究目的下,對惠蓀林場進行土地使用分區,試圖從分區的過程及結果中決定生態旅遊區,其研究方法是將符合發展生態旅遊的自然準則轉化為實際的圖層與可量化之變數,包括:地形、交通(可及性)、森林景觀、水體景

2、觀、人為景觀以及遊憩資源等,透過地理資訊系統(GIS)的空間分析與套疊分析之技術,以及因素分析、群落分析與區別方析之多變量分析方法加以劃設同質分區,並了解各區域蘊涵的土地資源特性,藉此即可選定符合生態旅遊特性的自然區域。前言隨著觀光旅遊業蓬勃發展的同時,旅遊地的生態環境開始受到破壞,學者認為旅遊資源過度開發、對旅遊區粗放式管理以及旅遊設施過度澎脹的不利後果皆加速地破壞旅遊景點的環境資源(劉家明,1998)。因此,為了在環境保育和資源永續利用的基礎概念下兼顧遊憩發展,生態旅遊的遊憩理念便顯重要,目前國內對於生態旅遊的研究主題大致可分為:生態旅遊的概念(劉吉川,1994;楊宏志,1992等

3、)、規劃方向及技術(宋秉明,1995;楊宏志,1995等)、生態遊客特質或態度(洪慎憶,1995;蕭芸殷,1998等)以及森林生態旅遊地選址評估模式(趙芝良,1996)。而生態旅遊於自然遊憩區域中的土地使用分區文獻則未見探討。然而,土地使用分區對於發展生態旅遊有其重要性,因為落實生態旅遊應將重點著眼於規劃管理面向,其首要工作即是瞭解自然地區的土地資源與特性,從中加以詳細規劃並分級分區開放,才不致於使林地受到迥多衝擊,以維護生態環境穩定性和提高生物多樣性(梁銘宗,2001)。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劉家明教授認為,為達到生態旅遊和自然保護的雙重目的,對自然保護區或國家公園這類生態旅遊地進行

4、功能分區規劃確實重要,它是設計、開發和控制的有效工具(劉家明,1998)。所以,透過土地使用分區可以選定適宜發展生態旅遊的區域。許多專家學者指出,國內發展生態旅遊的重心應以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森林遊樂區為主軸(楊秋霖,2000;梁銘宗,2001)。但是過去林地分類資料短缺不全,國家公園與森林遊樂區在劃設土地分區時,所根據的是專家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並非依循一套客觀的標準或方法,所以分區結果難免流於主觀的判斷(許秀英,1995),導致無法從目前自然地區的土地分類中選擇適合發展生態旅遊的區域,因此,本研究特以生態旅遊具備的特性與原則為考量,對森林遊樂區進行土地使用分區劃設。1由於本島位處亞

5、熱帶及熱帶地區,緯度分布特殊且地理垂直高差的交相作用下,使其涵蓋了各式生態樹種,蘊育豐富的自然資源,所以,本島森林資源具有發展森林生態旅遊的潛力(趙芝良,1996;林鴻忠,2001)。而本研究選定惠蓀林場為森林生態系的研究基地,以生態旅遊的特性、原則以及土地分類的角度探討土地使用分區的要素,並透過地理資訊系統(GIS)的屬性與空間分析,以及多變量分析方法,進行惠蓀林場之森林遊樂區的土地使用分區劃設,以期從結果中找出適宜發展生態旅遊的區域。依據前述動機,本研究研擬出以下研究目的:1.研擬森林遊樂區的土地使用分區構面與變數。2.建構惠蓀林場的土地使用分區。3.針對土地使用分區結果選定發展生

6、態旅遊的區域。4.針對土地使用分區結果建議適宜的土地規劃與管理。文獻回顧一、自然旅遊地發展生態旅遊的評估準則Valentine(1992)認為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國家公園和保護區是形成自然旅遊的基礎,而生態旅遊的發生亦是建基在相對未受人為干擾的自然區域,包括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與森林遊樂區等。國內學者楊秋霖(1994)亦認為國內的生態旅遊適合地應以森林遊樂區、國家公園以及自然保護區為主要重心。以下列出這些自然旅遊地的評估標準,以作為本研究探討土地使用分區的參考條件。(一)保護區發展生態旅遊的自然條件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於1996年提出保護區發展生態旅遊時,應對區內遊憩資源進行全盤性

7、調查,以瞭解保護區的資源特性及自然條件,本研究對於保護區發展生態旅遊的遊憩資源調查加以歸納(參見表1),從中了解區域、氣候、交通、景觀、動植物、人文以及遊憩設施皆是資源調查與評估的考量層面。表1:保護區發展生態旅遊遊憩資源調查明細表地理位置經緯度、高度海拔園區範圍進入園區的入口、途徑、面積大小氣候條件溫度、降水、風力和風向、濕度、大氣壓力、能見度運輸動線車道和停車場位置、人行步道、騎馬專用道、自行車和吉普車動線、水路地形景觀基本地形變化:險峻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