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教材教学血液循环途径

如何运用教材教学血液循环途径

ID:43966390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7

如何运用教材教学血液循环途径_第1页
如何运用教材教学血液循环途径_第2页
如何运用教材教学血液循环途径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运用教材教学血液循环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运用教材教学血液循环途径摘要:血液循环是初屮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普遍认为:血液循环难学,与血液循环有关的问题更难理解。特别对于广大农村中学来说,各类教育资源都非常欠缺的情况下,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更是难上加难,另外,多媒体展示的血液循环也非常复杂,令人望而生畏。教学中如何突破这部分内容,成了许多生物教师面临的一个难点。血液循环途径的学习;利用教材层层推进,得出血液循环的共同规律:心室f动脉一毛细血管f静脉f心房,由浅入深逐个突破,利于学生学习理解。关键词:循环途径;教材教学;血液我校用的是初中生物北师大版教材,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尝试了许多方法,但学生的反应都

2、不甚如意。最后还是重归教材,认真研读。利用教材,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这样逐个突破,学生学习起来也轻松愉快了许多。血液循环是北师大版教材中第九章《人休内的物质运输》的第2节内容,本节教材的第一个内容是学习血管。教学中请学生阅读课本,初步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学生阅读后复述:“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的动脉与静脉Z间的血管”。然后指导学生认真看图9—8,并对学生提出要求:(1)找出三种血管之间的关系;(2)看清血液在三种血管之间的流向。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讨论后会给出结论:(1)

3、毛细血管连接动脉和静脉;(2)血液流向:动脉一毛细血管一静脉(注意:这是血液循环途径最基础、最核心也是最简单的内容,教学中应让学生强化记忆,务必让学朱非常熟练的掌握)。此时应进一步引导:若在动脉与静脉之间加上心脏,血液流向乂如何?学生会马上写出:心脏一动脉一毛细血管〜静脉一心脏。由此,还可以引导学生得出(1)动脉里的血液离开心脏流出,静脉里的血液向心脏流入;(2)血管中:若血液由主干流向支干,那么,此血管是动脉;若血液由支干流向主干,那么,此血管是静脉(这也是判断血管的一种方法)。至此,血液循环途径的主线:心脏一动脉一毛细血管一静脉一心脏学生也熟记于心。教材36页的活

4、动【模拟练习止血包扎】指导学生熟练完成,此活动还可使学生加深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心脏四者之间联系的认识。第二个内容是心脏的学习,心脏结构的学习,可使学生认识到连接动脉的是心室,连接静脉的是心房(可让学住记口诀:房连静,室连动)。此时,血液循环途径的主线乂进一步变为心室一动脉一毛细血管一静脉一心房,这也是血液循环的共同规律。在此后的学习中可让学生多次复述血液循环的共同规律,达到熟练的程度。教材42页的学习时,学生已经了解了血液循环的共同规律。教学中请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2)体循环、肺循环血液变化,在什么地方发生气体交换?经讨论,

5、得出结论:(1)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一主动脉一毛细血管一上、下腔静脉一右心房血液的变化:动脉血一静脉血气体交换处: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2)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一肺动脉一肺部毛细血管一肺静脉一左心房血液变化:静脉血一动脉血气体交换处:肺部毛细血管到此,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以下课外小问题:(1)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还是先后进行?(2)你能否将体循环途径与肺循环的途径整合到一起?通过这样的山浅入深的学习,分散了血液循环这部分内容的难度,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血液循环”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动脉、静脉、毛细血管、静脉血、动脉血”等概念的理解和心脏结构学习的基础上的。氧气及人

6、体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而人体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要由血液循环运送到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所以,它是后面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学习的基础。因此,血液循环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参考文献:[1]徐金良•学习目标与教学过程的一致性一一《血液循环》教学设计与分析[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5(11)・[2]郁红梅•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J]・生物学教学,2011(6)[3]周杰•用好“思维导图”促进生物概念复习一一以“血液循环”的教学为例[J]•文理导航(中旬),2015(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