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958533
大小:43.5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策略一、课题的捉岀(一)大课间操改革的重要性1、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近几年国家教育部推出了一系列学校体育改革措施,其中尤以两大改革举措影响极大,一是制订了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二是把课间操改为大课间体育活动。2、新的课程理念赋予了大课间活动的内涵,也加快了素质教育进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及团结协作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在活动中达到愉悦身心的口的仅靠原有的多年不变的课间操是远远不够的,取而代之的将是正逐渐发展成一门系统的、有目的、冇组织、冇计划的以终身可持续发展为宗
2、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一门新生的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体育课的延仲,也是学校精神文明的窗口。3、大课间休育活动打破了传统的课间操活动形式,注重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强调学校更新观念,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坚持因地制宜,自编、口创,让全体学生在白编、自练、门创中得到全面发展,它不仅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更是学校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第一,它是一种学校课程,肩负着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全面育人,调节学生
3、身心健康的重任,就应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受学生欢迎;第二,它是一种体育生活,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来学习的,也是來生活的,而犬课间活动就正是学生的一种体育生活,是他们整个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终身体育一个不可忽视的起点。既然是一种生活,大课间活动就应该绚丽多彩,既然是学生终身体育的一个起点,大课间活动就应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建构;第三,它是一种校园文化。在大课间活动中,在欢快的节拍屮,学生们张弛有度,寓教于乐,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它不仅仅反映的是一种活动,更是反映学校的校风,因而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二)现行的
4、课间操存在的弊端长期以来,学校课间体育活动仅限于学生做操,并但多年来重复进行,其内容单一、呆板早己不被学生所接受,且感到厌倦,直接造成出操不出力、敷衍了事,应付教师的监督,纯属不得已而为之,是典型的被动体育,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让学生失去了锻炼的意义,而且还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变课间操为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是学校体育的需耍,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新的课程标准的需要。(三)本研究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为避免产生混淆,特对木研究的相关概念加以界定。课间操:也可以称为课间体育活动。是在每天上午第二、三节课
5、之间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形式。时间为10—15分钟。大课间活动课:是贯彻《素质教冇与基础教冇改革纲耍》、《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过程中派生出来的新概念,它已不是“踢踢腿”、“弯弯腰”的课间操了,而是逐渐发展成一门系统的、有口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以终身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一门新生的体育课程,时间为30分钟。二、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着眼于从根木上变革课间操的内容和形式,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6、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耍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三、研究的理念木研究以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四条基木理念为价值取向,其核心是: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屮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四、研究的原则1、更新观念,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在大课间活动开展中,必须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同时坚持三个“转变”,即变被动体育观为主动体育观,变阶段体育观为终身体育观,变单一体育观为综合体育观。2、鼓励师生自
7、主、自创、合作、参与变革的全过程原则。通过这种合作形式,让学生能切身感受到自己既是改革的受益者,更是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使他们成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主体与主人。3、明确目标,突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科学性、健身性原则。4、坚持因地制宜,从实效出发形成特色原则。五、研究方法与途径假设本研究采用观察法、调查问卷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拟通过以下途径来展开研究。(-)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丿隶课程及大课间体育活动,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口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
8、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音乐、心理、生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止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学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及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氏。(-)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