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928523
大小:115.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10-16
《从后现代课程经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從後現代課程經營談教師新教育觀縣立三重高中江書良三重高中兩隻龍的故事第一隻龍:社區家長對學校升學率的二要求第二隻龍:國家及教改團體對學校教育革新的呼籲衝突v.s.互為因果完全中學的宿命六年一貫統整中各有特色請各處室50:50前言一:向精品業學習重品質領潮流賣傳奇創意念搞崇拜前言二:面對教育科技衝擊需以未來的科技可能導致的影響為提示,發展一套全新的教育觀。領導資訊科技能力v.s.管理資訊能力在時代的洪流中相逢最大一次的課程改革運動由現代理性導向:行政領導,邁向「跨越現代而融合後現代」之領導觀:融合行政與課程領導從科學管理之理性、線性教育環境
2、,轉型為調適開放、複雜、豐富、多元之非線性教育環境。從後現代看學校的課程經營本文試圖從「後現代課程領導的啟示」及「學校本位課程領導的有效策略」之角度,提供一些看法與做法,以作為學長「課程與教學」經營之參考。壹、現代與後現代的課程控制觀在現代教育行政領導模式中,課程領導方法常以「科學」「一元」為典範,受技術理性的支配,以控制為價值取向,聚焦於領導權力核心及金字塔領導者。後現代領導模式基於開放、複雜、豐富和多元的系统,倡導在領導過程中成員之間有更多的互動與對話,成員有更多的機會參與校務與決策。貳、由課程標準邁向課程綱要後現代主義者對知識的主張
3、:建構主義後現代主義倡導解放性知識及「賦權」(empowerment)觀念這些觀念運用到課程設計上呈現「差異主張」(一)課程綱要展現的特色擬定十項基本能力vs.行為目標重視課程統整加強合科教學與協同教學重視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賦予學校和教師許多彈性和自主(二)Keypoint校長及學校課程領導者是否已具有現代科學課程管理素養以及後現代課程領導知識、能力、倫理以及態度,是此次課程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參、後現代課程領導的啟示一、課程領導的涵義二、現代應有的課程領導能力三、後現代的教育理念一、課程領導的涵義成功的課程領導是以校長為核心,作為課程發展
4、的原動力,同時必須植基於教師個人與學校團隊的持續成長,才能獲致雙贏的局面。(一)課程領導的義意存在於學校組織課程領導者與師生間的交互作用活動幫助教師有效教學和提升學生學習效果課程決定者與課程發展參與者間的互動成功的課程領導,有哪些重要人物?組織成員與團體的持續成長,才能設計出多元、適性、有效以及反映家長與地方社區所偏好價值的學校本位課程。(二)課程領導的八項原則建構共同願景與目標投入支持與關懷體系發展以學習為中心的課表重新思考學習方案提供適時與適量之行政支援,協助精簡行政運作程序增權賦能促進專業成長與專業自主加強統整課程並進行課程連結重視課
5、程與教學評鑑(三)課程管理的原則融合現代與後現代:授權、校園民主、目標管理、課程鬆綁、打破現狀等策略透過學校本位管理結合內外部的資源組成課程政策小組以及課程方案的規劃小組在對話、專業、民主、參與、協同之下進行課程規劃、設計、教材編選、教科書選用、教學實施(四)課程領導者的任務評估情境;成立任務小組及運作訂定課程願景及目標發展課程架構及設計課程方案解釋與準備實施課程方案實施課程方案;檢視進度與問題評鑑與修正;維持與制度化二、現代的課程領導能力三、後現代的教育理念(一)教育鬆綁與學校本位發展(二)課程模式融合現代與後現代(三)多元智慧理論與課程
6、設計(四)强調整體教育觀點與課程統整(五)重建學校領導文化(一)教育鬆綁與學校本位符應社會民主化,但也強調自律與負責注重多元文化教育以處理社會正義及文化認同問題尊重個別差異,強調個人的主體性。強調彈性原則,組織有機化,縮短層級決策,簡化作業流程,並加強溝通。(二)課程模式融合現代與後現代除採用現代理性、科學化模式經營校務與學校本位課程實施之外更應重視各系統環境對學校的影響以及行政、教師及學生之間有更多的互動與對話教師有更多的方式參與課程決定、教材編選與校務發展的機制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融入課程與教學中,自己建構知識(三)多元智慧理論與課程設
7、計不應該只提供學生「單一性」學習方案引導多元的學習入門或鼓勵學生採取多元的觀點以理解概念課程需要擁有各類型的活動,以便具備不同智能的學生能選擇、發展出適合學生的學習與理解方法同時正視學生與教師智慧發展的差異條件,為使每個學生能獲得最佳學習效果,並開發各種智慧,教師應以其優勢智慧來教學每位教師都有其擅長的智慧領域,因此教師之間應依其專長智慧進行「協同教學」(四)强調整體教育觀點與課程統整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除強調引導學生向善與學好的生活課程之外。同時也應兼顧基礎性能力、探究性能力以及發展性能力之課程內容。能協助教師依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靈活改變
8、課程與教學形態,以解決教學問題,並不斷反思自身教學活動、創新教學,以追求最適切的課程設計。(五)重建學校領導文化因應升學導向導致認知教學的過度發展忽略了情意領域教學。地球村、知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