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中的哲学教育

浅谈初中化学中的哲学教育

ID:43913180

大小:2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6

浅谈初中化学中的哲学教育_第1页
浅谈初中化学中的哲学教育_第2页
浅谈初中化学中的哲学教育_第3页
浅谈初中化学中的哲学教育_第4页
浅谈初中化学中的哲学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化学中的哲学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化学中的哲学教育威远县靖和镇中心学校潘秀英初中化学新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素材。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其哲学素材,善于加以巧妙的运用,对培养学生哲学思想,带领学生进入五彩斑斓的化学殿堂,有意识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教材,揭示化学现象的实质,阐述化学知识的内在辩证关系。使学生正确理解化学知识,潜移默化在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和分析问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止确的人生观,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有着深远的意义。教学实践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哲学思想的培养。一.卅界是由物质组成的思想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马克思主

2、义哲学理论的基石。客观世界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它包含的深刻意义是指导人们认识和学习化学的基础。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地球在内的宇宙万物,以及地球上人类社会构成的现代文明,都含有相同的一些简单组成——“元素”。这种宏观上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在微观上又是原子、分子、离子等更小的微粒构成的。尽管这些微观粒子我们用肉眼看不见,但科学家已证明了它的真实性,是客观存在的。如教材第一单元中的图片:硅原子图像,铁原子排列的原子“二字”,用CO分子排列的“分子小人”,金刚石、石墨、C60结构示意图等,是如今科学家们用扫描遂道显微镜获得的原子、分

3、子图像的实证,实现了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化学教学不仅要从宏观上使学生确信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的客观存在,还必须使学生对化学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宏观现象做出微观理解,进而相信微观粒子——分了、原了、离子等也是物质的。例如:在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教学中,都必须要强调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决不能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而编造出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这是进一步强调世界是物质组成的思想。一.物质是运动变化的思想化学是研究物质及物质变化的科学。物质处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属性。初中化学教材

4、到处呈现着物质运动的科学事实。如分了、原了在不断地运动,而组成原子的核外电子也在原了核周围作高速的运动;食盐、硝酸钾固体在水屮的溶解;水的三态变化;CO2在口然界中的循环;溶洞、钟乳石、石笋、石柱的形成;风化等现象都可以让学生观察到物质微粒运动所产生的真实情景。特别是当讲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与结晶的动态平衡时,可以使学生相信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持久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局部的。结合种种化学运动的事实,让学生明确树立“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是物质固有的属性”的思想。二.量变促进质变的思想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

5、变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变化,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由量变到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化学运动的基本形式。在化学运动中,这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表现非常明显,形式和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化学教学中,量变引起质变的内容,一种是由物质组成的变化的物质性质的变化。如水和H2O2,CO和C02,SO2和S03,O2和03等物质,由于氧原子的变化引起物质性质的变化。又如金属与其合金,由于原了的变化;蛋白质与氨基酸、油脂与脂肪酸、甘油等物质是市于键的断裂,它们都会引起物质性质的变化。另一种是因物质

6、结构形式在量上的改变,例如:金刚石、石墨、C60等物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而它们的碳原子的结合或排列方式、空间取向等的改变,从而导致化学键的类型和强度的改变,最终引起物质性质的改变。由量变引起质变的例子在化学教学中的事例不胜枚举。这些物质变化的教学,可以生动地揭示由量变到质变这一法则的普遍意义。一.内因现外因相互作用的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根本方向,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化学反应能否

7、发生,化学反应是否剧烈,取决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这就是化学反应的内因;化学反应的条件如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则是化学反应的外因。例如:实验室用H2O2和MnO2制取,反应原料H2O2就是这个反应的内因,MnCh作为反应条件,能加速制取02的速率,就是这个反应的外因。可见在化学反应川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乂如铁在常温条件下,能与潮湿空气小的氧气生成铁锈——主要成分Fe2O3,而铁在氧气中燃烧则是生成FesOzh铁和氧气的性质就是反应的内因,常温或和燃烧温度”就是外因。再如,碳在Ch中燃烧生成

8、C02或CO,反应原料碳和。2的性质就是反应的内因,而燃烧的温度和。2浓度则是反应的外因。因此,在实验中要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