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网络舆情预警及对策机制初探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网络舆情预警及对策机制初探

ID:43882763

大小:2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6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网络舆情预警及对策机制初探_第1页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网络舆情预警及对策机制初探_第2页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网络舆情预警及对策机制初探_第3页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网络舆情预警及对策机制初探_第4页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网络舆情预警及对策机制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网络舆情预警及对策机制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网络舆情预警及对策机制初探进入21世纪,随着以互联网络为代表的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社会舆论对国家事务、公共事务的影响力口益加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强调,“…方面,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另一方面,要针对各种因素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2006年11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丁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指出,“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因此,加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网络舆情预警及对策机制研究是迫切需要的。一

2、、公共管理语境下的舆情和网络舆情1.舆情的涵义舆情是指在一泄的社会空间内,围绕某些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由于舆情本质上是民众和国家管理者之间关系的反映,因而对国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重要影响。有的地方对重大社会舆情缺乏预警,一旦事态发展成突发性事件后乂手足无措,简单地把专政机关推到第一线,结果加重了群众的对抗情绪,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战略举措。2.网络舆情的现状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已被公认为

3、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聊天室(ChatRoom)、博客(Blog).维基(WIKI)、聚合新闻(RSS)等。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多种优势,但由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上的不同,其信息的止确性及传播范围都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网络舆论热点焦点层出不穷。另一方而,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我国互联网无论从用户规模,还是业务应用、技术实现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CNNIC第-1•九次11'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06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

4、已达到1.37亿户,上网计算机数量为5940万台,互联网站数达到7&8万个。作为一块正在加速膨胀的思想阵地,互联网已演化成一个虚拟社会,加上其本身的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它来表达自身真实的想法。随着网络舆论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表现形式,网络舆情也逐渐对有关部门的决策产生了影响。但由于网络舆论是个“自由超市”,加上内容“把关人”缺席,随之无可避免地出现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局面。因此网络舆情的爆发以“内容威胁”的形式逐渐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威胁。3.网络舆情内容的表现形态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在内容的表现形态上具有一致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舆情

5、的发展趋势。(1)网络空间一定量度和强度的共同意见才是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是一种议论,但并不是所有的议论都是网络舆情,议论惟有借助网络虚拟空间,且发表意见的网民达到适当的比例,才能构成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又是具有一定量度的议论,即达到•定量的持热点透视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网络舆情预警及对策机制初探柯健一32—红旗文稿进入21世纪,随着以互联网络为代表的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社会舆论对国家事务、公共事务的影响力口益加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强调,“…方面,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另一方面,要针对各种因素

6、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2006年11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丁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指出,“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因此,加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网络舆情预警及对策机制研究是迫切需要的。一、公共管理语境下的舆情和网络舆情1.舆情的涵义舆情是指在一泄的社会空间内,围绕某些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由于舆情本质上是民众和国家管理者之间关系的反映,因而对国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重要影响。有的地方对重大社会舆情缺乏预警,一旦事态发展成突发性事件后又手足无措,简单地把专政机

7、关推到第一线,结果加重了群众的对抗情绪,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战略举措。2.网络舆情的现状…方面,随着互联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Z后的“第四媒体”,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么一。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聊天室(ChatRoom)、博客(Blog)、维基(WIK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