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867145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6
《区域高效课堂建设策略-丹徒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区域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策略探究曹群於飞收稿口期:作者简介:曹群,镇江市丹徒区教育局教研室,(江苏、镇江、212001),副主任,镇江市骨干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英语;於飞,镇江市丹徒区教育局教研室,(江苏、镇江、212001),主任,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镇江市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管理。摘要:高效课堂建设是推进基础教育课堂改革最具实质意义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区域教育质量全面、持续提升的源动力。高效课堂的建设需要区域、学校和学科三个层面做好整体规划,从规划、制度、活动以及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优化,使区域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収得明显成效。关键词:区域推进;高效课堂;策
2、略;探究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1一.区域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问题诊断高效课堂是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是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建设是区域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坏节,也是区域教学质量整体提高的根本保障。在区域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1•理解片面。区域推进高效课堂建设需要建立在区域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基础上,将高效课堂建设作为引领、促进区域课改的重要抓手和载体。然而,在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过程中,区域的指导的力度不够,办法不多,甚至认为课堂建设是学校的事、教师的事,区域
3、对高效课堂的建设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口号,使高效课堂建设流于形式。2.思路不清。缺乏对制约高效课堂因素的梳理与分析,缺乏对高效课堂推进的整体方案和具体安排,对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思路不清晰,找不准高效课堂的切入点,对校教学的现状把握不清,未能够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坏节,缺少推动高效课堂建设具体的有效措施,主观随意性大,缺乏整体谋划,高效课堂建设流于形式。对高效课堂建设的信心不足,目光短浅,觉得做与不做一个样,导致了高效课堂建设力度不够,效果不佳。3.观念陈旧。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区域高效课堂建设与推进缺乏理念引领,缺少理念支撑,在高效课堂建设与推进的过程中,存在着就课堂
4、抓课堂的现象,教学以经验为主,没有真正落实“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教导学,少教多学,当堂训练,及时反馈”等高效课堂的教学原则,没有明确的区域目标,课堂的深层变革思考不够,缺少客观的评价标准,使得高效课堂建设的方向不明,研允不够深,行动不力。4.方法单一。有的区域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进,以行政的方式推进统一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校、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忽视了不同课型的实际,难以激发与调动学校和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与研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的区域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推进,区域层面行动不够,要求不明,使得高效课堂建设单纯依靠学校和教师开展行动,区域层面、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各白为阵,难以形成合力
5、。由此,我们提出了区域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整体思路,即区域统领、校本跟进、学科引领,通过三层联动推动高效课堂建设,形成区域合力,发挥区域、学校、学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区域统领就是区域出台高效课堂建设方案和实施意见,制定区域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开展基于高效课堂建设的研讨活动,组织围绕高效课堂建设的专项培训等。校本跟进就是学校依据区域提出的指导意见,结合各校的实际,研究制定本校的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加强校本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形成易操作的教学范式。学科引领就是各个学科依据区域的要求,结合学科的实际,推进学科化的高效课堂建设,围绕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形成新授课、SZ习课、讲评课易操
6、作的范式,促进教师形成白身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二、区域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路径规划区域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应当整体规划,有序推进,其顶层设计源于课堂教学一线,解决制约课堂教学效益的问题,将设计转变为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基于教育本原的高效课堂,应该以白我反思、交流碰撞为灵魂,以追求高效、合力发展为目标⑵。1•优化课堂结构。课堂改革首先体现在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区域课堂结构应当体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教的方式,关注教师精讲,精讲的内容、方式和时间都需要更明确,精讲的内容应当侧重于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发展思维能力;精讲的方式以启发、引导、归纳、点拨、指导为主,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教学过程;精讲的时间
7、控制在一节课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二是转变学的方式。“惟有通过自我活动将内容化成自身的东西,才能形成活的智力、真的学力”⑶。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开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关注自主合作活动的组织,关注合作学习成果展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个体广泛参与的方式充分展示学习成果。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屮讨论、交流,在相互的碰撞中感悟。三是转变评的方式。增强目标意识,围绕教学目标达成开展当堂训练或课堂检测,依据结果调控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建构教学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