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策与制度的若干现实问题的比较和思考

高考政策与制度的若干现实问题的比较和思考

ID:43831593

大小:552.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10-15

高考政策与制度的若干现实问题的比较和思考_第1页
高考政策与制度的若干现实问题的比较和思考_第2页
高考政策与制度的若干现实问题的比较和思考_第3页
高考政策与制度的若干现实问题的比较和思考_第4页
高考政策与制度的若干现实问题的比较和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政策与制度的若干现实问题的比较和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才培养与高考制度与政策改革洪成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国家教育考试评价院执行副院长chwhong@bnu.edu.cn提纲人才培养与高考制度改革高考的阻力我国高考的展望高考:在人生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质疑:要不要冲击诺奖1、中国作为一个人才大国,刻意去追求诺贝尔奖是否合适?(追求诺贝尔奖没有错,但是刻意的话,则另当别论。中国有句古训:可遇不可求。中国何时能够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是早晚的事。但一定要在将此变成一个目标,非要在三年五年完成,则是可笑的。)2、诺贝尔奖能否作为评价人才培养、教育成败的依据?(当然不全面。教育的目的,不可能简单地归结为培

2、养大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得主。话又说回来,如果我们总是出不了科学巨匠技术达人,那么我们的教育制度一定是有问题的。)思考:为何得不到诺奖?3、诺贝尔奖已走过百年历史,在获奖的几百名科学家、作家及社会人士中,鲜见中国人的身影。中国的诺奖之路困难重重,有哪几方面的原因?(窃以为有三个原因:第一,科学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有问题。科学人才的出现与经济发展有高度相关,不可以企求经济上“一穷二白”,却要出现科学教育人才培养的繁荣。改革开放初期以及之前,我国的经济较差和政治环境,显然不完全具备科学人才繁荣的社会环境。第二,除了环境外,科学巨匠与个人旨趣也有相关。有学者认为,国外不少科

3、学家,不是因为他们因为需要养家糊口而酷爱科学,相反,他们多数人衣食无忧,富贵家庭出身。成功与生计无关,成功与他们对科学兴趣的无功利性有关。第三,我国科学研究目的过于功利化。从科研项目的确定,到科研项目的开展,都是为了完成某既定的任务而完成的。科学研究,只有到了赞助者没有价值和目的预设的时候,才有可能向着科学本深的轨道前进。)4、文理分科制度有利于培养顶尖人才吗?为什么?(当然不是。文理分科的目的不是从人才培养角度设计的,而是从高考招生录取的方便为出发点的。与我国不同的是,法国高考十几科,美国ACT几十科,说明什么呢?文理分科,不是对不对的问题,是思维和操作的简单性之

4、反映。)5、从小学-中学-大学,中国学生一直奔波在考试,分数之中。有观点认为,高考制度阻碍了中国创造式人才的诞生,更别提诺奖获得者了。高考对于选拔顶尖人才利大还是弊大?高考的目的有很多,创造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只是其一。在众多目的的博弈之中,创造性人才培养这个目的有可能被社会公平和简单管理所取而代之。解决的思路有两种,一种是压缩社会公平和简单管理为代价,凸显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另一种则是在高考这座大桥边上架浮桥。让这样的浮桥成为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直通车。没有思想的大解放,所谓的浮桥出不来,创造式人才的选拔也就困难了。6、一位国外大学校长在到访中国时曾说,什么时候你们中国

5、消灭了高考制度,你们国家就有望冲击诺贝尔奖金。这种理论是否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不知道这位校长是哪个大学的,也不知道他研究什么,所以他的话,至多是言论罢了,能不能让中国教育决策者“信其言”,说的直白一点,令人怀疑。说的尖刻一点,则可以称其为“口无遮拦”的勇士。7、有专家预测,未来中国大陆培养的第一个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很可能就是在所谓“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考上大学者。没有高考制度,中国人离诺贝尔奖也许还更遥远。您怎么看待这个观点?这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个新话题,但说起来容易,证明起来却比登天还难。今天一定要我们做出判断,则无异于一场“赌博”。我的肤浅观点:70,80

6、年代出生,改革开放以后初入学校,90年代或者近20年上大学或出国留学者。三部分人不得依靠:60年代人(教育荒漠);50年代人(中空);30-40年代人(科学发明和创造,历史已经证明)。8、高考制度选拔出来的最优人才可谓“状元”。中国校友会网站发布最新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1977———2008年我国各地区大部分高考状元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社会期望相差甚远,他们当中大多数没能成为各行业的“顶尖人才”,职业发展较少“出类拨萃”,高考选拔的人才为何后劲不足?高考状元多数不能出类拔萃,这个判断也好理解。为什么高考状元,就一定是拔尖人才?谁说的?理据是什么?高考,究

7、其实质,反映的是一个人的考试能力,记忆能力,或者说反映的是考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拔尖人才,仅仅依靠IQ是不够的,还有相当的EQ和SQ(灵商)。探索:如何培养人才9、对比英美日等诺奖频出的几个国家,他们的高考制度,有哪些值得借鉴?考录分开,是他们的主要经验。10、我们也曾经大力学习国外的素质教育,依旧没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如何在教学中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泾渭分明的非此即彼。其实,国外的素质教育,也不是排斥考试的;我们的考试,也还没有发展到100%枪杀素质教育的。以我的观点,我们需要的是在考试方面,松绑,多松绑。在素质教育,要加强,要真诚地加强。任何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