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ID:43805871

大小:1.14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9-10-14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_第1页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_第2页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_第3页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_第4页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教育之于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一、人的发展的内涵二、人的发展的特点三、影响个体发展诸因素的作用第二节教育适应人的发展的规律思考1.为什么教育要尊重人的发展需要?2.人的发展需要有什么表现?3.什么样的教育才能体现尊重了人的发展需要?4.教育如何满足与促进人的发展需要?第一节教育之于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一、人的发展的内涵1.“发展”的词源:“展开”、“实现”,表示事物按照预先具有的内在规则不断形成的过程。2.人的发展: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期间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的变化。人的身体发展:机体

2、正常发育和体质增强。人的心理发展:精神世界的发展。包括认识过程、情意过程和个性特征的发展及社会性发展二、人的发展的特点1.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身体方面:从上→到下中间→四肢骨骼→肌肉动作:大而粗→小而精细心理方面:机械记忆→意义记忆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注意: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思维: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自我意识:怀疑自我→坚信自己教育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和“量力性原则”,反对“拔苗助长”。教育意义——2.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8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

3、(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教育意义——1.为班级授课提供了理论依据;2.要求教育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切忌搞“一刀切”;3.还要求做好各个教育阶段的衔接工作。3.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一方面,身心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中具有不平衡性。另一方面,身心不同方面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达到

4、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成熟的水平。教育意义:要抓住“关键期”及时施教味觉发育语言发育牙齿生长情感发育视觉发育动作发育思维发育品德发育——"先入为主"4.人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语言与记忆);其次表现在身心同一方面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不同。教育意义——教育要适应这条规律,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5.人的发展具有互补性身体机能互补生理心理互补教育意义——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促进人的补偿性发展补充:人的发展的理论(一)儒家的人的发展

5、理论1.人的发展目标目标系统:“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修身”是儒家所追求的人的发展的基础目标,“平天下”是儒家所追求的人的发展的最终目标,平天下即是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2.人的发展动力内在的动力:对“善”的追求外在的动力:实现“平天下”的需要对“善”的追求理想人格境界社会需要的达成社会的需要是人发展的终极力量3.人的发展条件在儒家思想中,人的发展的实现,需要有良好的教育条件和个人努力。从教育条件来看,强调“人不学,不知道”、“论学取友”。“孟母三迁”的故事。从个人努

6、力来看,追求刻苦学习。强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个人的学习与发展上,特别强调“古圣贤,尚勤学”。4.人的发展顺序儒家认为人的发展要经历两个阶段:小成阶段: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新师、论学取友大成阶段: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从个人学习的角度来看,人的发展要遵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和社会全体成员以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精神、道德、情感等各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从劳动能力来看:体力与智

7、力的统一从社会关系来看:人的发展是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包括智力、体力、精神、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从人类解放来看:不仅包括个人能力、精神面貌的全面发展,并且包括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2.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性首先,旧的社会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其次,大工业的本性客观上需要人全面发展。马克思: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生产劳动:可以唤醒人的“沉睡”的自然潜力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全面性的影响3.人的全面发展的方法(三)现代心理学关于人的发展理论1、[瑞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

8、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适应外部环境,形成了动作图式的认知结构。(2)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的认知不再依赖于动作,而是以符号为中介,凭借象征性图式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掌握了群集运算、空间关系、分类与排序等逻辑运算能力。但这种运算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4)形式运算阶段(12—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