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782274
大小:832.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10-14
《故都的秋 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诗文中的秋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九辩》(宋玉)作者简介(1895~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郁达夫3岁丧父,家中生活艰难。7岁入私塾。家中有藏书4万卷,有着丰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青年时代,随长兄赴日留学,十年客居日本,期间饱受屈辱和歧视。1921年,与郭沫若、成
2、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作为一位多才的作家,他的小说、散文、诗词都很有成就,形成了自然畅达和热情坦荡的风格。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化名赵廉隐居下来。不久,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他去当翻译,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侨,并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战士”,并在他的家乡建亭纪念。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其中以短篇小
3、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和《出奔》等最为著名。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新秀丽,富有气势和神韵,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真率,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郁达夫是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4月,由于国
4、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背景介绍《故都的秋》深情诵读思考:一问:作者笔下故都的秋景具有什么特点?清、静、悲凉.二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作者描绘了几幅图景?五幅秋景图解读解读秋景清、静、悲凉小院秋色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佳果笔下之
5、秋小院秋色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13秋日佳果那么,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 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秋色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灰沉沉的天(灰色)三问: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冷色。四问:面对这么多的冷色
6、,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五问: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六问: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
7、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七问: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孤独、痛苦。八问:对,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九问: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
8、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景由情出、情由景显)五、分析结构 一问:首先我有一个问题,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二问: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 为何要一前一后?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 样在结构上就形 成了前后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