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738981
大小:3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3
《初中数学 一元二次方程 试卷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元二次方程》试卷分析课后反思 考试,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试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起到评价反馈的作用,而且更是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重要途径。试卷讲评是考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有的放矢地进行试卷评析,可查出教与学的“病症”,以便“对症下药、妙手回春”;也可以总结教与学的成功经验。这对强化数学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上完《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后我利用晚自修的时间进行了一次单元测试,试卷分析讲究趁热打铁,于是我利用晚上的时间加班把试卷改了出来,第二天一早匆
2、忙地登记好成绩,就进行了讲解,时间有点仓促。本节课我的流程是这样的:发试卷 说明考试的总体情况 表扬90分以上的同学自我纠错按考点进行试卷分析。现将教学反思如下:1、试卷讲评及时:讲评及时是上好讲评课的基础。因此,一般平时试卷的改阅我一般都及时完成,即使加班也要完成。及时评讲、及时反馈,效果才会显著。2、让学生先自我纠错: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验,考试后总能找到一些自己会但没有得分的题目,可以通过自查解决这类问题,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分析自己丢失分数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要求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过分地宽容自己的失误,以利于在平
3、时养成周密细致的品质。因此我一般在分析试卷前都会要求学生先进行自查。但对于生与生之间的互相纠错做的不够。一般来说,对于在自查过程中自身解决不了或比较模糊的地方,学生之间有着强烈的交流欲望,这时候教师如果因势利导,组织好生生合作,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就可以在学生的互动中解决了。在自查和互查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参与,一方面指导解决学生的困惑,引导学生在互查中不仅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善于发觉错误的原因和知识的根源,另一方面,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收集有益信息,弥补自己在试卷分析时的疏漏,为后面的重点讲解做更充分的准备。所以这一点以后我
4、会努力做得更细。3、按考点进行分类讲解如果教师在讲评试卷时面面俱到,逐题讲评,这样既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又会使课堂平淡乏味。而对于一份试卷而言,它都是根据我们已学过的知识点进行考查的,因此,我在分析时重点通过考点进行分类讲解,让学生也能了解出卷者的意图,从而更清楚更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如果在试卷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普遍性错误及原因做到心中有数,选取有代表性、普遍性的问题进行重点备课和讲评,并以此为突破口,进行举一反三,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合理发散,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对于通过成绩的发布激励学生有所
5、欠缺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分发试卷时只表扬了90分以上的同学,但对于进步的同学没有进行肯定和表扬,也没有把每一档的人数统计出来(平时做的),因此感觉对学生的激励不够,今后要做到不仅要及时批改,还得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1、常见问题继续存在2、(1)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暴露出教学的问题和训练的问题,教学重在解题而忽视了知识的理解和基础知识作为工具的运用,没有变成学习者自己的数学知识或能力,训练了解题,但没有训练方法。例如非负数、直接开平方、最简方程、等问题掌握不好。(2)学生读题、审题、解题的能力不够,文字或图形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很差,影响了数
6、学思维。(3)数学理解不够,数学符号表述不好,心里很明确的道理不能很准确地呈现在卷面上,影响了考察。(4)考生对对折理解不够,对辅助线的作用和必要性不理解,辅助线与已知条件的明晰不够,暴露了教学上的弱点。(5)数学定义不清,数学解题格式不规范,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度把握不准,精力、时间的运用不合理。2、教学内容关注实际问题和数学理解不够(1)关于对称的理解在教学和复习中关注不够,导致学生出现问题。(2)题得分率低。(2)解题书写步骤不规范。(3)个别学生得分偏低,例如:其中有几位学生整体分数偏低是个位数,很值得引起我得深思和重视
7、。一、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口算、列竖式计算和画图以及操作题的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师的别具匠心的独到的眼光。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册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二、学生的基本检测情况如下:总体来看,学生都能在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合格率都在96%以上,优秀率在55%左右。1、在基本知识中,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而且学生
8、在先前也已练习过,因此正确较高,这也说明学生初步建立了数感,对数的领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良好思维的培养就在于做像这样的数学题,改变以往的题目类型,让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调动起来,而学生缺少的就是这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