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664253
大小:50.2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2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六单元 连绵的白桦林 第2课时 苏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跳蚤之歌》[教材分析]:《跳蚤之歌》的歌词选自德国诗剧《浮士德》中的一段讽刺诗,原作借剧中的魔鬼讥讽德国封建诸侯豢养宠臣的丑态。19世纪以来,先后有贝多芬、里拉、柏辽兹等作曲家为此诗谱过曲,其中以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谱写的《跳蚤之歌》最为出色。[教学目标]:1.欣赏《跳蚤之歌》,感受作品戏剧化的表现特征;2.通过欣赏《跳蚤之歌》,了解各国的民族音乐风格,拓宽学生的视野;3.运用已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节奏创编。[教学重点]:了解各国的民族音乐风格[教学难点]:创编不同的节奏[课前准
2、备]:多媒体、CD、相关音频材料[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节奏练习1.请学生在以下节奏卡片上标出划拍箭头×·××××·×0××××××××××××××2.指导学生击拍这六张卡片3.根据师所敲击的节奏,生判断是那种节奏型三、我的创造1.由师击鼓演奏以下4小节的节奏短句×·××
3、××·
4、××××××
5、×0‖2.生即兴创编演奏一段与之对应的节奏①理解“对应”的含义长度与老师所演奏的相同,即4小节,节奏与老师所演奏的不同,但末尾也要有段落终止感即休止符。②学生2人合作进行创编节奏
6、
7、
8、‖3.教师与不同的学
9、生交替演奏,师始终演奏相同的节奏主题,而学生的演则应是“五花八门”。这样形成一个类似回旋曲结构的作品。A-B-A-C-A……四、小知识,回旋曲1.概念:是由相同的主部和几个不同的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2.基本的类型:单主题和对比主题3.起源:于古代欧洲民间的轮舞歌曲,其中插部和主部交替出现4.运用:近代回旋曲常用作奏鸣曲、交响曲等套曲的末乐章或独立器乐曲。声乐作品也常用回旋曲的形式,特别是歌剧中的咏叹调,如《费加罗的婚礼》中费加罗的咏叹调,就是著名的回旋曲。五、欣赏《跳蚤之歌》1.谈话导入:同学们,
10、你们知道跳蚤是什么东西吗?见过吗?跳蚤是一种专门以吸食别人身上的血来生存的一种害虫;是一种非常令人厌恶的寄生虫。德国有一首著名的诗剧《浮士德》中有一段讽刺诗,剧中的莫过讥讽当时德国封建诸侯争先豢养宠臣的丑态。今天,老师就要向大家介绍这首歌曲。2.初听全曲3.师:同学们你们刚才听出来没有,这首歌曲时用何演唱形式来演唱的?生:男声独唱4.介绍男低音的音色特点:深厚、低沉5.听一首男高音独唱的歌曲与之相比较,让学生感悟男低音的魅力6.再次听赏全曲,课让学生跟着录音轻轻地哼唱7.指导学生了解歌曲内容:第一段曲
11、调是叙述性的,接近于朗诵调叙述国王养育跳蚤,对它关怀备至,招来裁缝为它做龙袍。第二段音乐模拟威严的颂歌,表现跳蚤穿上龙袍狐假虎威不可一世的架势。第三段把前面两端曲调综合起来,最后以掐死跳蚤的爽朗笑声结束全曲。8.生再次听赏全曲9.总结:穆索尔斯基是一位具有民主倾向的作曲家,他在歌曲中影射了俄国沙皇的昏庸腐败,充分反映出他的反抗精神和艺术才华,这首歌也是世界上许多男中音、男低音的保留曲目。六、课堂小结.[教学反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