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称象》的教案

小学语文《称象》的教案

ID:43633736

大小:7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1

小学语文《称象》的教案_第1页
小学语文《称象》的教案_第2页
小学语文《称象》的教案_第3页
小学语文《称象》的教案_第4页
小学语文《称象》的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称象》的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培文《称象》的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1课《称象》,p88〜p91o教学目标:1、学会“再、象、像、做、点、照”这6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认识“称、象、官、腿、柱、议、杆、秤、倒、艘、沉、止、微”这13个字。2、正确、流利地册读课文,练习默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4、培养学牛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教育学生学习曹冲,平时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2、,理解曹冲说的话。2、知道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3、指导学生向曹冲学习,培养观察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见过象吗?象是怎样的呢?生:彖有大耳朵、长鼻子,体形很大,也非常重。(展示大彖的图片)2、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怎么办呢?生:可以称一称。3、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称象》。(板书课题)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生:谁称的彖?为什么称彖?怎么称的?结果怎样?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自由读课文,并

3、划出文中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把语句读通顺,标出自然段。2、检查学牛字和读课文情况。(1)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止读音。本课易读错的字较多。在检查学生读书时,要注意让学生读准这些字在课文中的读音。如①曹:平舌音,读cdo;②称、秤:这两个字的偏旁相同,读音相近,声母都是翘舌音ch,韵母都是后鼻音eng,只是声调不同,意思也不同,容易用错,要注意区别;③量:多音字,本课读"lidng"。(2)出示生字及声调卡片,请学生认读,检查字音掌握情况。3、分析各字字形,同时扩词、

4、造句,巩固字义。(1)组织学生说出自己认为难写的、易错的地方,进行汇报。出示田字格,演示两个生字的笔顺,其它的让学生演示,教师指正。(2)重点指导:“点、照”二字的四点底。“彖、像”二字,指导下而的弯钩,要写正。“再”字要下横长,后三笔是:竖、横、横。并注意“在”与“再”二字的不同。(3)学生自己练写。师检查,并单个指导。(4)交流记忆方法:“称,,和“秤”字音字形相近,字义不同,注意区分右半部分。“曹”和要注意笔画笔顺:曹:共11画,下半部分是“曰”字。“柱、秤、杆、倒”可利用熟字识记字形。(5)组

5、词语再(再见)象(大象)像(好像)做(做事)点(点头)照(按照)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说一说本文主要写的是谁称象的事?简介曹冲、曹操。2、讲读第1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的什么事?引导学生感知这段的主要内容。(2)理解“古时候”:指三国时期,离现在大约有1700多年。(3)人家送给曹操一头大彖,他心情怎样?是怎样做的?(他很高兴,所以就带着官员和儿子去看象。)(4)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2、讲读第2自然段:(1)默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读懂了什么?(2)结合学

6、生回答,指名读、齐读写象的句子,再看图回答:从哪些地方看出象又高又大?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3)结合学生回答官员们议论的句子,举例说说“议论”的意思,指名朗读写官员议论的句子,读出问话的语气。3、说一说通过学习第1-2自然段知道了什么?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大象的来历,以及大象很重。四、随堂练习1、读拼音,写词语。2、选词填空。头条根杆棵块艘把一()秤一()肉一()船一()象一()树一()针一()钱一()刀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3、预习课文第3、4、5自然段。

7、六、板书设计21称象吋间:古吋候人物:曹操、曹冲、官员们事情:看大象身子:像一堵墙象:又高又大有多重?腿:像四根柱子第二课时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称象》(板书课题),注意“称”字读一声。大家一起读课题。生:(齐读)称象。师:请同学们打开书。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1、2自然段段,今天我们学习第3、4、5自然段。一、学生朗读全文二、讲读第3自然段。学习了课文的第1、2自然段后,谁来说说人家送曹操一头怎样的彖?师:是啊!这头大象真大,曹操非常想知道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官员们想出了那些称

8、象的办法?曹操是怎么反映的?1、自由轻声读第3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2、官员们说出了两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行不行?为什么?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方法一: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早一杆大秤。(不好:没人提得起这杆秤。)方法二: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块的再称。(不好:大象会死,很可惜。)板书:曹操官员们:造大称宰象直摇头3、读最后一句话,理解“直摇头”的意思。课件出示句子:(“直摇头”的意思是不住地摇头,表明曹操对于官员们提出的称象办法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