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作文“面批”的实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作文〃面批"的实施•中学语文论文高中作文〃面批〃的实施李晨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给学生改作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批。〃可见,面批是作文教学中典型的因材施教方式,也是学生较愿意接受的作文批改方法。所谓〃面批〃,是指在高中写作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作文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指导,引导学生认识其作文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启发和督促其进行修改的—种作文指导方法。一、面批的理论依据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头脑中的知识贮存”如果没有特别的提示,知识在头脑中处于一种惰性状态,不能提取岀来加以应用。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作文讲评就是对学生知识储备的唤醒。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作了书面评
2、语或在课堂上进行了总体的分析评价,学生有了一走的印象。但是,由于没有特别的提示,学生在以后的作文当中仍然会下意识地承袭旧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能给予一定的当面提示z那么z就可能对学生改进自己的作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学习需要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当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给予当面评改时,学生参与接受的心理就会更强烈,因为此时针对的就是学生个人的问题,他必须高度注意,学生在接受知识信息时就会更积极、更主动。而在课堂的整体讲评中,很多同学往往认为这不是他个人的问题,因此,从心理上并不是十分重视,也没有保持特别的注意状态。因此,学生往往是消极被动地接受。两者相比,前者的学习效果
3、显然略胜一筹。二、面批的作用1.因材施教,针对性强当面批改,可以了解学生的构思过程、真实想法等,从而更快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根源,抓住要害,以便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写作要领,提高写作水平。对学生进行面批,可以交流思想、互相探讨,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困难,给予必要的指点和帮助,从而因材施教。2.面对面交流,印象深刻叶圣陶先生提倡面批时〃跟学生同念文稿,遇到需要改的地方就顿住z向学生提出问题,带动学生思考,这样,不管是学生自己悟岀来的,还是困顿时教师恰当的点拨,都可以让其印象深刻。3.自主修改,提升写作能力在对学生作文进行面批时,老师对学生作文中的问题进
4、行当面的指导,交给他们修改文章的方法,对于问题大或者问题多的作文,鼓励学生写第二稿,这样无形中会提升学生自主修改的能力。4.反馈及时,提高时效教育心理学硏究也表明”学习中的信息反馈越是及时”越是恰当,学生学习成果的正确度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面批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困惑所在z及时作出反馈。三、面批的实施通过教学实践,面批并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批改,还可以是以一对组,以一对全体的形式,作文面批的形式是丰富多样,面批的时间可以是课堂,也可以是课下,具体说来,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1.—对多式面批—对多式面批,需老师课前精心批改
5、每一位学生的作文,找岀此次作文中典型(或优秀,或存在典型问题)的作品,在课堂中当着全班学生的面与学生交流批改。【案例一】一对多式面批(1)展示一次作文的文题:请以〃站在?摇?摇?摇?摇的门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学生按小组就教师呈现的三篇典型例文讨论交流优劣。(3)学生交流意见,小组展示: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典型问题的作文,要特别考虑到问题作文学生的自尊心。一旦教师处理不当,会有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造成厌恶写作文的后果。对于这类作文,教师可以课前将存在典型问题的文章段落放在课件中,以课件的形式匿名呈现,让大家一起来剖析、评改,而且要呈
6、现不同文章的多个段落。2.—对一式面批此种方式最为常用”即教师与学生一对一面批作文,针对性更强,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一对一面批要求老师认真阅读学生作文,发现其优点和不足,认真倾听学生意见,给出合理改进建议,更重要的是督促学生写好二次作文,做好反思总结。[案例二】一对一式面批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师:你这篇文章写得还不错,在老师评点之前,你先谈谈你的写作体会吧!生:其实看到蜗牛开始有很多的梦想却最终因梦想不切实际,无法实现而老死草丛,我就想到了这个题目。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梦想很多,但很多都不切实际,更重要的是空有梦想而不去实施,梦想最终只会是空想,所以我想通
7、过文章提醒大家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更要脚踏实地。师:非常不错,老师真的非常欣喜能够听到你这样番话,相信你的文章能够自己和别人带来启发。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的这篇文章吧!师:你觉得自己的这篇文章有哪些优点和不足?生:立意较准确、观点鲜明可以看成是这篇文章的优点吧,但写完之后,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第二段所举的事例要能证明观点。比如公交车司机的例子,为什么说他们是基础工作者,不能被轻视,不要单摆浮搁地把例子放在那,而要要结合例子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分析论证。2.所举的事例太陈旧,屈原、司马迁这些例子太俗套了,被用烂了,但写作时很难想到更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