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十二章常人方法学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十二章常人方法学

ID:43517463

大小:502.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09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十二章常人方法学_第1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十二章常人方法学_第2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十二章常人方法学_第3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十二章常人方法学_第4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十二章常人方法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十二章常人方法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常人方法论第一节常人方法论的理论背景第二节常人方法论的基本思想第三节常人方法论的发展和影响第十二章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常人方法论的来源以及该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本线索;2、掌握常人方法论的基本思想;3、理解常人方法论的发展和影响。第十二章第十二章自孔德以降,主流社会学的发展一直是按照自然科学的认知模式成长的。现象学社会学则是一种反自然主义的社会理论,是对自然主义社会学的“现象学批判”。“常人方法论”一词在1954年提出,其包含了加芬克尔的两个理论旨趣:其一,社会学应该面向日常生活,分析普

2、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常识性知识、程序和技巧来组织他们的实践行动。其二,社会学本身也是一种日常活动,社会学知识与日常知识或常识之间并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第一节现象学与现象学社会学(一)胡塞尔的现象学首先,胡塞尔提出的“生活世界”的概念,确立了现象学与常人方法论共同研究的基本现象,即对社会世界真实性的认识。其次,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科学世界”、“自然态度”—“科学态度”的区分,形成了常人方法论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关注与其对科学理性与常识理性区分的基础。再次,胡塞尔提出“主体间性”的概念,并将它与“

3、自然态度”一起视为生活世界的构成性特质,从而将常人方法论引领到互动着的个体之间共享的主观世界。(二)舒茨的现象学舒茨是真正的将胡塞尔现象学应用于社会科学对经验世界的研究。舒茨更为直接的为常人方法论提供了研究的主题与理论基础。舒茨的观点从认识论与哲学上为研究生活世界提出了理论,而常人方法论则试图从经验上对舒茨的研究予以考察和论证。第一节常人方法论的兴起受到20世纪中叶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语言学转向”,特别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的影响。维特根斯坦认为,活动是理解语言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必须在特定

4、情境中才能了解词与句子的意义。这不仅直接影响了早期常人方法论对行动意义的分析,而且与常人方法论后来发展出的重要分支“谈话分析”之间的关联更为明显。此外,维特根斯坦对“规则—遵循”问题的批判性分析加强了社会研究同日常生活和日常行为的联系,加强了社会科学对于生活世界的深切关注。维特根斯坦之后的日常语言学对语言与行为关系的探讨也影响了常人方法论。第一节语言学与语言哲学常人方法论通常被认为是微观社会学,它与现代社会学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1)与主流的实证社会学的关系;在许多论题上,常人方法论是以一种

5、“颠倒”的方式与帕森斯理论相关联的,比如社会秩序。(2)与符号互动论的关系。常人方法论和符号互动论同样把研究重点放在日常面对面社会互动的微观分析上,都重视语言在社会互动中的重要作用,都主张从行动者的立场来解释现实的社会生活,都关注社会生活的主体性基础,而且对实证主义的不满使它们建立了一种共生关系。第一节与现代社会学理论的关联常人方法论对传统的社会学和帕森斯理论的反思和批判:(1)批判和反思传统社会学,尤其是以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理论日益脱离社会实践的倾向。(2)拒斥传统社会学关于社会和人的形象的

6、假定(3)批判传统社会学的科学主义取向加芬克尔对“霍布斯秩序问题”的解释可以概括为:(1)稳定的、一再出现的社会行动模式是行动者权益性努力的成果或成就;(2)规则与其说是先于行动,作为行动的“蓝图”和规定发挥作用,不如说是在行动之后,是使行动成为“可说明的”、“可描述的”一种工具;(3)社会的“秩序”的基础,如果有的话,也是认知性的,而非规范性的。第二节社会秩序的性质:对传统社会学的挑战常人方法论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普通人看待社会的方式、方法,即常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推理实践。其假定人是理性的,日

7、常生活也有秩序和逻辑,但常人使用日常推理而不是科学推理来完成日常生活实践。常人方法论关于日常推理实践的核心主张:(1)社会活动是有序的,它们在重要的方面是非随机的、周期性发生的、重复出现的、匿名的、有意义的和连贯的;(2)这种有序性是可观察的,社会活动不是私事而是公共的,其产生过程是可以目睹和感知的;(3)这种可观察的有序性是平常的,对胜任地参加那些实践的任何成员来说很容易接近;(4)这种平常的、可观察的有序性是有取向的,参加者在有序的社会活动中取向于一种互相活动意识;(5)这种有取向的、平常的、

8、可观察的有序性是理性的,有序的社会活动对那些知道如何去生产和评价它们的人来说是有意义的;(6)这种理性的、有取向的、平常的、可观察的有序性是可描述的,掌握了自然语言的人可以谈论他们活动的秩序。第二节日常生活及其推理实践第二节日常推理实践的特征:(一)日常实践的可说明性最基本的假设(二)日常表达的索引性区分索引性表达和客观性表达(三)日常行动的反身性行动与说明和场景之间的不可分性,说明是行动的内在组成部分,说明行动也“不能独立于其从社会角度组织起来的运用场合而存在”。《常人方法论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