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

ID:43465193

大小:38.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03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_第1页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_第2页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_第3页
资源描述: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一、技术简介BiFC是由Hu等在2002年最先报道的一种直观、快速地判断目标蛋白在活细胞中的定位和相互作用的新技术[1].有报道在GFP的两个β片层之间的环结构(loop)上有许多特异位点可以插入外源蛋白而不影响GFP的荧光活性,BiFC技术正是利用该荧光蛋白家族的这一特性,将荧光蛋白分割成两个不具有荧光活性的分子片段,再分别与目标蛋白连接。如果两个目标蛋白因为有相互作用而接近,就使得荧光蛋白的两个分子片段在空间上相互靠近,重新形成活性的荧光基因而发出荧光。在荧光显微镜下,就能直接观察到两目标蛋白是否具有相互作用,并且在最接近活细胞生理状态

2、的条件下观察到其相互作用发生的时间、位置、强弱、所形成蛋白复合物的稳定性,以及细胞信号分子对其相互作用的影响等,这些信息对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有重要意义。其后发展出的多色荧光互补技(multicolorBiFC),不仅能同时检测到多种蛋白质复合体的形成,还能够对不同蛋白质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强弱进行比较.这项技术不需要特殊的设备,相互作用的蛋白也不需要特别的理论配比。因此,BiFC技术已被国际上众多实验室采用,在活细胞内证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本实验室成功应用该技术研究转录因子c-Jun、ATF2和c-Fos在原代神经元中的竞争性相互作用[2]。BiFC技术以下几个特点使其对于

3、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具有独特的优势:1、能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蛋白相互作用而且不依赖于其它次级效应;2、该相互作用可以在活细胞中进行观察,排除了由于细胞裂解或固定可能带来的假阳性结果;3、蛋白质在近似生理条件的环境下表达,表达水平及特性如翻译后修饰极大地接近于内源蛋白;4、不需要蛋白质有特别的理论配比,能检测到不同亚群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5、多色BiFC技术不仅能同时检测到多种蛋白质复合体的形成,还能够对不同蛋白质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强弱进行比较;6、BiFC技术除了荧光倒置显微镜外,不要求特殊的设备。实验简单、快捷、直观,并适用于原核、真菌、植物、动物等多种组织、细胞.该技

4、术的完善与发展必然会为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相互作用连锁图的建立带来福音.但是,该技术与大多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技术一样,也存在着假阴性和假阳性的问题,需要在实验中仔细验证。二、实验步骤:1.将目的基因插入到含有N片段或C片段的载体中,构建成融合蛋白表达载体2.转染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相互作用。三、应用实例:Fig1:PotassiumdeprivationincreasesBiFCsignalsformedbyJunVN173andATF2VC155.CGNsweretransfectedwithplasmidsencodingJunVN173(JunVN)and

5、ATF2VC155(ATF2VC)togetherwithECFP.JunΔL3VNwereservedasacontrol.After16hr,CGNswereswitchedto25K,5Kmediafor1h.Photosweretakenonafluorescencemicroscopeatamagnificationof200×.ThewhitearrowsindicatedtheBiFCsignals(Venusfluorescence).ThetransfectedcellswerelysedforWesternblottingbyanti-Flagand

6、anti-ATF2(20F1CST).CFPwerereprobedfornormalizingthetranfectionefficiency.ThepercentageofCFP-positivecellsexhibitingVenusfluorescencewasscored.Datawerepresentedasmeans ± S.E.,n=3,Student’sttest,p<0.05[2].1.Hu,C.D.,Y.Chinenov,andT.K.Kerppola,VisualizationofinteractionsamongbZIPandRelfamily

7、proteinsinlivingcellsusingbimolecularfluorescencecomplementation.MolCell,2002.9(4):p.789-98.2.Yuan,Z.,etal.,OpposingrolesforATF2andc-Fosinc-Jun-mediatedneuronalapoptosis.MolCellBiol,2009.29(9):p.2431-4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