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最佳复习资料

记承天寺夜游最佳复习资料

ID:43460570

大小:41.04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03

记承天寺夜游最佳复习资料_第1页
记承天寺夜游最佳复习资料_第2页
记承天寺夜游最佳复习资料_第3页
记承天寺夜游最佳复习资料_第4页
记承天寺夜游最佳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最佳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宋  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想要睡觉,(恰好看到)月光从窗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那样的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竹子和松柏树枝在地上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

2、月光,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松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这样两个“闲人”罢了。 【词语解释】解:脱、脱下。户:窗户。欣然:高兴的样子。念:考虑,想到。寝:睡。相与:共同,一起。步:散步、漫步、走、行走。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盖:原来。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一词多义】与:相与步于中庭。(跟,向。介词)    念无与为乐者。(和,连词。) 遂:遂至承天寺。(于是)    遂迷,不复得路(终于)《桃花源记》 至:遂至承天寺。 (到)    寡助之至。 (极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寻:寻张怀民。(寻找)    未果,寻病终。(不久)《桃花源记》 空: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旷澄澈)    空谷传响

3、。(空荡荡的)《三峡》 【古今异义】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只是,只不过;                            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                            今义:名词,耳朵。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 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                              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户(月色入户):古义:窗(门户)户;                今义:住户、人家念(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  

4、                  今义:纪念,思念 ,读盖(盖竹柏影也):古义:原来是,表推测原因;                  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中庭(相与步于中庭):古义:院子里;                      今义:庭子中间。 【词类活用】相与步于中庭:名词作动词,散步。怀民亦未寝:名词作动词,睡;卧。 【特殊句式】倒装句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介宾短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定语后置,应为“但少如吾两人者闲人耳”) 省略句解衣欲睡:(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省略主语) 判

5、断句盖竹柏影也:大概是竹子跟柏树的影子吧?(起判断作用) 【文学常识】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记”是一

6、种文体,可叙事、写景、状物,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 【写作背景】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选自《东坡志林》卷一。苏轼的著名词还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等。苏轼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

7、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宋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