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ID:21308774

大小:1.72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0-21

记承天寺夜游_第1页
记承天寺夜游_第2页
记承天寺夜游_第3页
记承天寺夜游_第4页
记承天寺夜游_第5页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吉林省前郭县长龙中学王景贤制作承天寺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二、相关链接1、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开辟了豪放词风,同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学过他的文章(词)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2、“承天寺”在湖北黄冈县南。本文作于被贬之时。学习目标:1、了解苏轼其

2、人其事。2、熟读课文,把握文意。3、感受写景妙处,触摸作者情怀。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请读出下列加点字的音解衣藻荇遂至未寝jiěxìngsuìqǐn一.读准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欣然:高兴的样子遂:于是

3、盖:原来是但:只是词语:.二.读懂户:门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月色入户窗户念无与为乐者思考、想到水中藻、荇交横交错纵横怀民亦未寝睡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于是、就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但少闲人如两人者耳只是。欣然起行 (高兴的样子)清闲的人。现在一般指与事无关的人。罢了念无与为乐者。动词,引申为“交谈”。水(月光)中藻、荇交横(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相与步于中庭 (散步)庭下如积水空明(清澈透明)2、解释多义词。遂: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打洞。遂至承天寺。于是。盖: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原来是。盖竹柏影也。原来是。但:但闻

4、屏障中抚尺一下。只。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寻:寻张怀民。寻找。未果,寻病终。不久。五、翻译下列句子A、念无与乐者  译文:想到没有和自己一同游乐的人B、庭下如积水空明 译文: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藻、荇交错横生,原来都是竹子、柏树的影子。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

5、进堂屋的门户,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夜游原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叉,原来那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描绘庭中月光的澄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惋惜无人赏月)三、课文内容理解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

6、意境,表达了作者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被贬的无奈寂寞;虽屡遭贬谪,但仍乐观豁达。(至少说出两种情感,意思对即可)。2、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五、探究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此句用

7、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2.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借景抒情,表达和张怀民的深厚友情。3.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  何夜无月?……两人者耳。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品读课文,体会意蕴请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并赏析。作

8、者把月色比作“积水空明”,把竹柏倒影比作“藻荇交错”,以高度凝炼之笔,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揣摩下列句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月色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