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426492
大小:6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03
《高考数学备考30分钟课堂集训系列专题7 立体几何(学生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数学备考30分钟课堂集训专题系列专题7立体几何一、选择题1.(安徽省合肥市2011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右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一个两底长分别为2和4,腰长为4的等腰梯形,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是()A.B.C.D.2.(辽宁省沈阳二中2010届高三第四次阶段测试)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则B.若,则C.若,则D.若,则3.(安徽省2011年“江南十校”高三联考)已知一个棱长为2的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后所得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A.
2、8B.C.D.4.(北京市西城区2011年1月高三试题)如图,四边形中,ABCDBCD,,.将四边形沿对角线折成四面体,使平面平面,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B)(C)与平面所成的角为(D)四面体的体积为5.(辽宁省沈阳二中2010届高三第四次阶段测试)已知长方体,对角线与平面相交于点,则是的()A.垂心B.外心C.内心D.重心6.(山东省济南市2011年2月高三教学质量调研)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长度:cm),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是第6题图A.B.C.D.7.(山东省济宁市2011年3月高三第一次模拟)已知
3、a、b为直线,α、β为平面.在下列四个命题中,①若a⊥α,b⊥α,则a∥b;②若a∥α,b∥α,则a∥b;③若a⊥α,a⊥β,则α∥β;④若α∥b,β∥b,则α∥β.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1B.3C.2D.08.(吉林省长春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AC折叠,其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此时连结顶点B、D形成三棱锥B-ACD,则其侧视图的面积为A.1B.C.D.9.(吉林省长春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四棱锥的底面为正方形,且垂直于底面,为中点,则三棱锥与四棱锥的体积比为A.1:2B
4、.1:3C.1:4D.1:810.已知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A、B、C、D四点,若AB=CD=2,则四面体ABCD的体积的最大值为(A)(B)(C)(D)11.(2010年全国高考宁夏卷)设三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所有棱长都为,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A)(B)(C)(D)12.(2010年高考重庆市理科10)到两互相垂直的异面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过其中一条直线且平行于另一条直线的平面内的轨迹是(A)直线(B)椭圆(C)抛物线(D)双曲线二、填空题13.(江苏省泰州市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设是两条直线,
5、是两个平面,则下列4组条件中所有能推得的条件是。(填序号)①∥,;②;③,∥;④,∥,∥。14.(江苏省苏州市2011年1月高三调研)某种卷筒卫生纸绕在盘上,空盘时盘芯直径,满盘时直径,已知卫生纸的厚度为,则满盘时卫生纸的总长度大约是(取,精确到).15.(安徽省淮南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给出命题:(1)在空间里,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2)设是不同的直线,是一个平面,若,∥,则;(3)已知表示两个不同平面,为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则“”是“”的充要条件;(4)若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则点在该三角形
6、所在平面内的射影是该三角形的外心;(5)是两条异面直线,为空间一点,过总可以作一个平面与之一垂直,与另一个平行。其中正确的命题是(只填序号).16.(江苏省苏州市2011年1月高三调研)设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为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④若与相交且不垂直,则与不垂直.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17.(江苏省盐城市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已知平面,直线满足:,那么①;②;③;④.可由上述条件可推出的结论有(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18.(2010年高考福建卷)若
7、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正视图如图所示,则其表面积等于.三、解答题19.(理科)(北京市海淀区2011年4月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理科)(本小题共14分)在如图的多面体中,⊥平面,,,,,,,是的中点.(Ⅰ)求证:平面;(Ⅱ)求证:;(Ⅲ)求二面角的余弦值.19.(文科)(北京市海淀区2011年4月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文科)(本小题共13分)如图:梯形和正所在平面互相垂直,其中,且为中点.(I)求证:平面;(II)求证:. 20.(文科)(山东省济南市2011年2月高三教学质量调研文科)(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
8、: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P分别为所在边的中点,O为面对角线A1C1的中点.(1)求证:面MNP∥面A1C1B;(2)求证:MO⊥面A1C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