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铁路中学高一数学《古典概型》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指导案课时________课题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1)正确理解古典概型的两大特点、(2)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探索能力,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启发学生思考情态价值观渗透数学结合的思想,启发学生研究问题是时,抓住问题本质,严谨细致思考,规范得出答案,体会运动变化、对立统一思想。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掌握古典概型及其概率公式教学重点基本事件空间以及顺序问题教具准备教材、练习卷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习方法教师指导关键(重点学生、关键点、规律总结)1、创设情境:(1)掷一
2、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结果只有2个,即“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它们都是随机事件。(2)一个盒子中有10个完全相同的球,分别标以号码1,2,3,…,10,从中任取一球,只有10种不同的结果,即标号为1,2,3…,10。师生共同探讨:根据上述情况,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2、基本概念:(1)基本事件、古典概率模型、随机数、伪随机数的概念见课本P121~126;(2)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P(A)=.3、例题分析:课本例题略例1掷一颗骰子,观察掷出的点数,求掷得奇数点的概率。分析:掷骰子有6个基
3、本事件,具有有限性和等可能性,因此是古典概型。解: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共有6个,即(出现1点)、(出现2点)……、(出现6点)所以基本事件数n=6,事件A=(掷得奇数点)=(出现1点,出现3点,出现5点),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m=3复习提问学生自主学习讲解新课:4用心爱心专心所以,P(A)====0.5小结:利用古典概型的计算公式时应注意两点:(1)所有的基本事件必须是互斥的;(2)m为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求m值时,要做到不重不漏。例2从含有两件正品a1,a2和一件次品b1的三件产品中,每次任
4、取一件,每次取出后不放回,连续取两次,求取出的两件产品中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解:每次取出一个,取后不放回地连续取两次,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6个,即(a1,a2)和,(a1,b2),(a2,a1),(a2,b1),(b1,a1),(b2,a2)。其中小括号内左边的字母表示第1次取出的产品,右边的字母表示第2次取出的产用A表示“取出的两种中,恰好有一件次品”这一事件,则A=[(a1,b1),(a2,b1),(b1,a1),(b1,a2)]事件A由4个基本事件组成,因而,P(A)==例3现
5、有一批产品共有10件,其中8件为正品,2件为次品:(1)如果从中取出一件,然后放回,再取一件,求连续3次取出的都是正品的概率;(2)如果从中一次取3件,求3件都是正品的概率.分析:(1)为返回抽样;(2)为不返回抽样.解:(1)有放回地抽取3次,按抽取顺序(x,y,z)记录结果,则x,y,z都有10种可能,所以试验结果有10×10×10=103种;设事件A为“连续3次都取正品”,则包含的基本事件共有8×8×8=83种,因此,P(A)==0.512.(2)解法1:可以看作不放回抽样3次,顺序不同,
6、基本事件不同,按抽取顺序记录(x,y,z),则x有10种可能,y有9种可能,z有8种可能,所以试验的所有结果为10×9×8=720种.设事件B为“3件都是正品”,则事件B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为8×7×6=336,所以P(B)=≈0.467.解法2:可以看作不放回3次无顺序抽样,先按抽取顺序(x,y,z)记录结果,则x有10种可能,y有9种可能,z有8种可能,但(x,y,z),(x,z,y),(y,x,z),(y,z,x),(z,x,y),(z,y,x),是相同的,所以试验的所有结果有10×9×8÷
7、6=120,按同样的方法,事件B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为8×7×6÷6=56,因此P(B)=≈0.467.小结:关于不放回抽样,计算基本事件个数时,既可以看作是有顺序的,也可以看作是无顺序的,其结果是一样的,但不论选择哪一种方式,观察的角度必须一致,否则会导致错误.4、课堂小结:本节主要研究了古典概型的概率求法,解题时要注意两点:(1)古典概型的使用条件: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所有结果的等可能性。(2)古典概型的解题步骤;①求出总的基本事件数;学生总结归纳教师补充4用心爱心专心②求出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
8、件数,然后利用公式P(A)=(3)随机数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安排和模拟一些试验,这样可以代替我们自己做大量重复试验,比如现在很多城市的重要考试采用产生随机数的方法把考生分配到各个考场中。5、自我评价与课堂练习:1.在40根纤维中,有12根的长度超过30mm,从中任取一根,取到长度超过30mm的纤维的概率是()A.B.C.D.以上都不对当堂检测基础知识拓展知识作业布置成才之路对应习题板书设计古典概型特点:例1例2计算公式课后反思对于古典概形的基本定义以及计算公式学生理解的较好,不过对于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