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高三一轮复习

14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高三一轮复习

ID:43402253

大小:911.0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9-10-08

14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高三一轮复习_第1页
14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高三一轮复习_第2页
14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高三一轮复习_第3页
14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高三一轮复习_第4页
14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高三一轮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14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高三一轮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氮及其化合物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知识主线:NNNNN-30+2+4+5NH3N2NONO2HNO3(NH4+)(N2O4)(NO3-)氮及其化合物复习【知识梳理】(一)氮气的性质及用途:1、分子结构:氮气的电子式:结构式为:2、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可代替稀有气体做保护气,在高温下与不少物质反应。(1)氧化性(与Mg,H2)N2+3H22NH3高温高压催化剂工业合成氨3、氮气的工业制法:4、氮的固定: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化合态的方法(1)自然固氮:高能固氮(放电),生物固氮(2)人工固氮(工业合成氨)利用液态氮比液态

2、氧的沸点低加以分离N2+O2====2NO放电(2)还原性(与O2)液化空气(二)氮的氧化物N的氧化物的种类——它们都有毒,是大气污染物。N2O、NO、N2O3、NO2、N2O4、N2O5六种,1.NO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有毒气体,难溶于水②化学性质易被O2氧化为NO22NO+O2==2NO2③NO的制法:工业制法:催化氧化NH34NH3+5O2===4NO+6H2O催化剂加热实验室制法:3Cu+8HNO3(稀)=3Cu(NO3)+2NO+4H2O4NO+3O2+2H2O==4HNO32.NO2①物理性质红棕色、

3、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液化,易溶于水②化学性质(1)难被氧化,易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3NO2+H2O=2HNO3+NO(3)常温下易转化为N2O42NO2=N2O4(2)NO2的尾气用NaOH溶液吸收2NO2+2NaOH=NaNO3+NaNO2+H2O4NO2+O2+2H2O=4HNO3NO2+NO+2NaOH=2NaNO2+H2O(4)NO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还可将SO2的氧化:NO2+SO2=SO3+NO氮的氧化物---NO与NO2的性质比较NONO2物性毒性与水与O2与O2、H

4、2O与NaOH制备3NO2+H2O=2HNO3+NO2NO+O2=2NO24NO+3O2+2H2O=4HNO34NO2+O2+2H2O=4HNO3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无色,无味有毒(机理同CO)有毒红棕色,刺激性气味(三)氨(NH3)1、分子结构:NH3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氨分子的结构为三角锥形,N原子位于锥顶,

5、三个H原子位于锥底,键角107°18′,是极性分子。2.氨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1:700)易液化(可作致冷剂)沸点-33.5℃该实验的原理是: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喷泉实验一、喷泉现象产生的两种方式减小上部压强——吸入式增大下部压强——压入式实质:短时间内在导管上、下部产生明显的压强差(ρ下>ρ上或ρ下<ρ上)!二、吸入式喷泉1、内因:气体在吸收剂中要能快速大量的溶解或反应“满”:气体要充满烧瓶,含空气越少越好2、外因“严”:装置气密性要好,不漏气“干”:

6、易溶于水的气体,要求烧瓶内壁干燥,不带水3、常见的吸入式喷泉气体HClNH3CO2、Cl2、H2S、SO2NO2NO2和O2吸收剂水或NaOH溶液水或盐酸NaOH溶液水或NaOH溶液水或NaOH溶液4、吸入式喷泉实验的常见引发方式①、胶头滴管挤入少量吸收剂法②、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膨胀气体,引发少量接触法③、用冰水浇注烧瓶,降低烧瓶内氨气的温度,使气体压强减小,水上升与氨气接触进一步减小压强形成喷泉。④其他3.氨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问题】氨水中有哪些分子和离子?分子:离子:NH3、H2O、NH3·

7、H2ONH4+、OH-、H+氨水具有弱碱性,具有碱的通性氨气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此来检验氨气的存在氨气溶于水时(氨气的水溶液叫氨水),大部分的NH3分子与H2O分子结合成NH3·H2O(一水合氨)。NH3·H2O为弱电解质3、计算氨水的浓度时,溶质应为NH3。5、氨水的保存方法:氨水对许多金属有腐蚀作用,所以不能用金属容器盛装氨水。通常把氨水盛装在玻璃容器、橡皮袋、陶瓷坛或内涂沥青的铁桶里。6、比较液氨、氨水和铵4、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反而越小(是一种特殊情况)。NH3·H2O不稳定,易挥发,故加热氨水

8、时有氨气逸出:NH3·H2ONH3↑+H2O(2)NH3与酸的反应NH3与HCl反应NH3(g)+HCl(g)==NH4Cl(s)NH3+H+==NH4+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接触,会产生白色的烟,可用浓盐酸来检验氨气或用浓氨水来检验氯化氢是否泄漏。NH3与、CO2反应:NH3+H2O+CO2==NH4HCO3(碳铵)氨气与挥发性(如盐酸、硝酸等)反应产生白烟N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