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380874
大小:3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01
《宁夏银川四中八年级语文上册《阿里山纪行》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八课《阿里山纪行》授课教师:课型:课时数:授课时间:审核人意见(签名):班级:姓名:学科:日期:一、教学目标:1、感受阿里山美如画的自然风光,2、学习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法。3、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二、教学重难点:同上2、3。二资料准备:阿里山相关资料图片歌曲的准备。环节一:整体感知,疏通文本(一)速读文本,要求:1.圈划字词,利用注释或同桌位交流解决生字词。2.用浪线划出你认为的优美的语句,充满感情的读一读,按照你的理解品一品。(二)作者对阿里山是怎么看的?(用文中原句回答。)“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作者选取了阿里山的哪些代表性的景点来写的?风1林海云雾(第二节)浓稠光
2、2潭水清澈(第四节)清澈美3原始森林(第五节)静谧净洁如4曲径幽路(第六节)幽深画5森林无边(第七节)广阔多姿6神木神奇(第八—九节)神奇课堂反馈:环节二:细化研读,品味文本――精读、品读1根据上述你所找到的景点,再读文本,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景点的特征。(要求:在文中找出相应语句,然后用简单的词语概括)明确:如上课堂反馈:42从上述景点的描写中,选择自己最喜爱的几句话,大声地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几句好在何处?(可以从情感、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句式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理解。)表述格式:我最喜爱这样几句因为。明确:语言的音乐美,首先在于节奏美。例如:"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
3、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洁静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这段文字流畅而节奏鲜明,对偶句、比喻句、排比句,整句与散句交错使用,形成了轻松、舒展、纡曲、迷人的节奏,富有音乐美。 其次在于拟声美。例如,作者模拟小火车的声音,用了拟声词"咣当咣当",使读者联想到古式小火车,触发了"思古幽情 再次在于音节美。例如:"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胆汁。"这段文字全部使用成语或双音节词,读来整齐匀称,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显示出音节美。 最后在于修辞美。例如:"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
4、无际。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这段文字中用了5个比喻句,句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鲜明,和谐动听。3阿里山美丽的景色深深的吸引着作者与各位游客,在优美的描写中包含着作者的深情,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你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深情呢?(找出具体语句,说说你读到的感情)明确:喜爱(2.4.5.6)——赞美(7.8.9)4美丽的阿里山陶醉着每一位游客,无怪乎作者在2、3两节写道:“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不到神木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可见阿里山在台湾景点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神木又是阿里山的
5、“灵魂,标志”,那么作者为何不一开篇就写神木呢?(提示:结合文题和文体考虑。)明确:因为本文是游记,作者按游踪的顺序而写的,这里是采用的方法,这是游记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移步换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按照游踪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依次写下来。但是他不仅避免了叫人生厌的流水帐式的写法,而且通过巧妙的过渡手法,在时间的推移里,让内容逐层深入,令结构摇曳生姿。4环节三:拓展延伸:———我来做导游1、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现在正准备带领大家动身游览风光如画的阿里山,请你介绍一下我们今天的行程。(给予示例)小结:林语堂先生说:“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今天我们领略了吴功正笔下的阿里
6、山,望将来大家能亲身到台湾去读读阿里山这篇“地上的文章”。2、回归课本,开通求助热线,解决疑惑。教师或学生的疑惑:在文章开头与结尾都提到了《高山青》这首歌曲,有何作用?明确:开头:一首《高山青》风靡大陆各地。此歌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开篇在宴席上轻轻的歌声里,不仅两岸学者的心融合在了一起,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结尾:最后一段,仍用《高山青》来终结,再次强调“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一线穿珠,妙不可言。以歌开头,用歌结束,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环节四:反馈达标:1认真阅读校园的美景,按自己的行踪选择几处写下来。文题为《校园漫行》。2选出文中有关的美句,试加以评析,做好批注
7、,与大家交流。教学反思:4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