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备】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长亭送别》教案(2)

【高考必备】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长亭送别》教案(2)

ID:43194849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8

【高考必备】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长亭送别》教案(2)_第1页
【高考必备】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长亭送别》教案(2)_第2页
【高考必备】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长亭送别》教案(2)_第3页
【高考必备】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长亭送别》教案(2)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必备】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长亭送别》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沐阳县潼阳中学髙二语文学科必修五《长亭送别》教案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2016年秋学期课题长亭送别授课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孙雪飞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能力目标:1.鉴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曲词;2.欣赏崔莺莺的形象;学习本文运用多种修辞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情感目标: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教学重点1、欣赏崔莺莺的形象;学习本文运用多种修辞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2、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2、教学难点鉴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曲词教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教学内容、步骤复备一、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二、以质疑与解疑导入新课:《西厢记》语言美,故事美,人物也美,无论是张生的钟情之美,莺莺的深情之美,红娘的热情之美,皆清丽夭矫,沁人心脾。在我们节选的剧中,还有一个人,她的语言动作不多,看似次要,实际上却是极重要的一个人物,如果少了她,《西厢记》就没有了矛盾冲突,没有了波澜起伏,故事也就变得索然无味。这个人就是一一老夫人。三、分析鉴赏人物形象1、有关老夫人的言语行动主要在节选的第二部分一一临行饯别,请同学们找到并阅读有关部分,结合具体

3、文字分析老夫人的心理和思想观念。安排座位一一不承认崔张二人的夫妻关系“辱没”一一蔑视张生,封建等级观念“重功名,轻爱情”催促敬酒一一想尽快结束饯别宴明确:从老夫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一大部分人心中的婚姻爱情观,那是一种功名利益之余的闲情,可有可无。2、在那重功名轻爱情的社会中,贵为相国千金的莺莺对白衣秀士张生除了离愁之外还有怎样的感情和心理?表现出她怎样的心理观念?结合课文语句谈一谈。举案齐眉的渴望重爱情一往情深的坚贞轻名利(板书)明确:分析人物性格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环境,把功名利益作为爱情婚姻的基础,这是在当时社会得到认同的一种观点,崔莺莺却反其道而行,这显然

4、是叛逆的,并且她反叛的绝不仅是一种观念,还有那观念背后的封建制度封建礼教。正因为如此,崔莺莺的形象在文学史中才那么光辉耀目。3、在饯行宴上许多话说不出口,因为还有必须回避的外人在。饯别宴结束后,张生临别前,当须回避的人离开后,莺莺又叮嘱了哪些话?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关心一一旅途风霜担心一一考不中状元不归停妻再娶妻4、既然是两情相悦心灵投合的爱情,为什么莺莺又有这样的担心?明确: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在当时的社会,始乱终弃的例子不胜枚举。汉代有一位遭遗弃的女子用从一到万的数字串联起自己的凄凉心境,希望借此感动负心的丈夫。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

5、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眼望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望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逐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也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这首诗的最后一句点明了这种状况的根源就是“男尊女卑”。男尊女卑的社会不改变,那被遗弃的女子除了思念,除了辗转,除了痛苦,除了等待之外,便只有深深的哀怨,而哀怨又注定了与事无补。所以莺莺在临别时的句句叮咛中流露出那么多的忧虑,那

6、么多的惶恐,那么多的无奈与愁苦,而这正是因为她对自己的爱情与婚姻没有把握,不能自主。无法自主的愁苦反礼教(板书)小结:如果等级门第不再森严,张生便不必跋涉千里,为娶妻求取功名;如果男尊女卑不复存在,莺莺便没有了临别前忧心将来,满怀愁苦与无奈。观念总是先于制度产生的,在变革中伴随着阵痛。崔张的爱情发生在男尊女卑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他们有对爱情自由与婚姻自主的渴望,就注定了他们满怀愁绪。莺莺的离愁别恨固然反映了她对爱情的执著,同时也是她对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悲哀和抗争,不应理解为单纯的儿女情长。五、深入分析探讨主题将《西厢记》的结局与唐代诗人元稹的《会真记》的结局进行对比分

7、析,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爱情观。唐代元稹在他的《会真记》结尾写道,张生没有考中状元,名落孙山,他反省说莺莺是天生尤物,红颜祸水,是能让沾上她的人亡国亡身的灾祸。于是将她遗弃另娶。王实甫在《西厢记》第五本中安排张生中状元回来迎娶莺莺的情节。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创作意图和爱情观。明确:歌颂自由爱情,体现“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主题,具有反封建的思想。同时,作者以张生中了状元来换取幸福美满的婚姻,这也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妥协。六、结束语小结本课:《西厢记》写才子佳人“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却又跳出一般风花雪月的局限,反映了崭新的爱情观。提出“永老无别离,万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