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专题五教育本质研究

教育哲学专题五教育本质研究

ID:43179025

大小:3.27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10-01

教育哲学专题五教育本质研究_第1页
教育哲学专题五教育本质研究_第2页
教育哲学专题五教育本质研究_第3页
教育哲学专题五教育本质研究_第4页
教育哲学专题五教育本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哲学专题五教育本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五教育本质研究建议阅读文献雅斯贝尔斯(Jaspers,K.)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瞿葆奎主编 ,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1978-1995),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瞿葆奎主编,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009;郝文武,从本体存在到本质生成的教育建构论,教育研究,2004(2);郝文武,教育:主体间的指导学习——学习化社会的教育本质新概念,教育研究,2002(3);黄济,对教育本质问题的再认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3);石中英,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教育研

2、究,2004(1);李润洲,教育本质研究的反思与重构,教育研究,2010(5)。鲍艳丽,教育本质之个人与社会两重奏:杜威的解读,江苏高教,2008(3);强建周,教育本质研究:基于方法论的反思,西北大学学报,2008(1);刘智运、胡德海,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孙迎光,教育本质探讨思路的探讨,南京师大学报,1999(5);论教育本质的种哲学观,杨兆山,东北师范大学,2009(硕文);关于我国教育本质研究人士论的反思与重构,郭祥超,陕师大,2005,(硕文)。主要内容一、教育基本理论中对于教育本质的研究二、我国教育本质研

3、究中存在的问题三、教育本质研究的前提反思三、学习化社会教育本质的新概念一、教育基本理论中 对于教育本质的研究思路(一)“教育”的日常用法(二)“教育”的词源学分析(三)形形色色的“教育”定义(四)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大讨论(五)规定性或尝试性定义(一)“教育”的日常用法作为一种思想转变过程的“教育”如,“我从这部影片中受到了以此深刻的教育。”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如,“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二)“教育”的词源学分析educare,名词,有动词educere转换而来,前缀“e”有“出”的意思,词根“

4、ducere”即“引导”,意思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孟子曰:“父母俱存,兄弟无敌,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三)形形色色的“教育”定义1.时间维度的考察2.关系维度的考察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从广义到狭义到更狭义。从个人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1.时间维度的考察《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中庸》:“修道之谓之教。”《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柏拉图:教育使个体身心得到圆

5、满发展。夸美纽斯:“教育是生活的预备。”斯宾塞:教育是生活的准备,教育应教导如何经营完美的生活。杜威:“教育即生活经验的不断改造或改组。”裴斯泰洛齐: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雅斯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四)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大讨论“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之辨“双重属性说”与“多重属性说”之辨“社会实践活动说”与“特

6、殊范畴说”之辨“生产实践说”与“精神实践说”之辨“社会化说”和“个性化说”之辨“培养人说”与“传递说”之辨“产业说”与“非产业说”之辨瞿葆奎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151-225(五)规定性或尝试性定义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探讨的三种定义方式“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石中英”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叶澜”凡是以教和学为活动的形式,有意识地促进人身心发展的活动,都

7、是教育。从狭义上说,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身心得到发展的活动。“——郑金洲二、我国教育本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立足教育本身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二)局限于从单一视角认识教育本质(三)教育本质研究中过分追求绝对(四)忽视了教育本质的自为性、变化性、生成性和实践性(五)对教育本质本身的理解中存在着一系列错位近年来在我国教育本质研究中出现了新的动向以2000年左右为界(一)缺乏立足教育本身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本质的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精神生产说、生产实践说、人类加速自身建构与改造的实践说、产业说,分别从上层建筑、生产

8、力、文化、实践活动、产业等与教育相互作用而又不同于教育的视角理解教育本质,惟独缺乏立足教育本身认识教育本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