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4)苏教版

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4)苏教版

ID:43173003

大小:89.3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28

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4)苏教版_第1页
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4)苏教版_第2页
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4)苏教版_第3页
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4)苏教版_第4页
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4)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4)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4)(一)掩耳盗铃范氏①之亡②也,百姓有得钟③者。欲负而走,贝9④钟大不可负,以椎⑤毁Z,钟况然⑥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⑦掩具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白闻之,悖⑧也!(选自《吕氏春秋咱知》)【注释】①范氏: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后被晋国的智氏、韩氏、魏氏等贵族联合攻灭,逃往齐国。②亡:逃亡。③钟:古代的打击乐器。④则:但是。⑤椎(chui)槌子或棒子。⑥况(kuang)然:拟声词,形容钟声。⑦逮(ju):急速地。⑧悖:违背道理,错谋。【阅读指津】“掩耳盗铃”是-•种口欺欺人的愚蠶可笑

2、的行为。他的可笑Z处就在于以为自己听不到钟声,别人也就听不到了,其实这是徒劳的!文章的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暗示国君,不要害怕听到別人对口己过错的批评,因为过错是客观存在的。1.解释下列句子屮加点的词语。(1)欲负而走()(2)则钟人不可负()■(3)以椎毁Z()(4)恶人闻Z()••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2)恶人闻Z,可也;恶己口闻Z,悖也!3.“掩耳盗铃”的做法可笑在什么地方?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二)呆如木鸡纪消子①为王养斗鸡②。十LI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

3、未也,犹应响影③”。十H乂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④。”十日乂问。曰:“儿矣,鸡虽有鸣者,己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徳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选自《庄子•外篇•达生》)【注释】①纪涪子:人名。姓纪,名港,子是对其的尊称。②斗鸡:是一种比赛,供人们娱乐。中国是世界上驯养斗鸡的古老国家之一。③响影(ying):响,声响。影,影子。这句话是说鸡听到声响,看到影子就回应。④疾视而盛气: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阅读指津】“呆如木鸡”这个词,一般川來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呆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是一个贬义词。然而它最初的含义正好相反,是一个

4、最高级的褒义词。庄了这则寓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让人不由得想到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恿”“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在庄子看來,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表现出来的也许是愚钝,真正有高超技巧的人看起来却有些笨拙,真正勇敢的人往往被人谋解为胆怯。但是,如果真正处于非常境况时,这些人往往能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鸡已乎()⑵犹应响影()(3)已无变矣()(4)望之似木鸡矣()••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未也,方虚骄而恃气。(2)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3.纪港子驯养斗鸡的过程未写出来,这事为什么?4当斗鸡“望Z,似木鸡矣”

5、时,也就达到了所谓“其德全矣”的境界,那么这里的“德”应包括哪些内容?(三)伤①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②耕。仲永生五年,耒尝识书具,忽啼求Z。父界③焉,借旁近④与Z,即书诗四句,并口为其名。其诗以养⑤父母、收族⑥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白是⑦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⑧皆有可观者。邑人⑨奇之,稍稍⑩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⑪也,口扳②仲永环谒⑬于邑人,不使学。余闻Z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朋家见Z,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Z闻。乂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⑥众人矣。”(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注解】①你哀伤,叹息。②隶:属于。

6、③异:对……感到诧异。④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⑤养:奉养,赡养。⑥收族:团结宗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⑦自是:从这以后。乩从。是,这。⑧文理:文采道理。⑨邑人:同(乡)县的人。⑩稍稍:渐渐。⑪利其然: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利,认为……有利可图。⑫扳:通“攀”,牵,弓I。⑬谒:拜访。⑭先人: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⑮泯然:消失,指原冇的特点完全消失了。【阅读指津】本文讲述了一个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大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赚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垂后天的教

7、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同语。(1)借旁近与之()(2)H是指物作诗立就()••(3)邑人奇之()(4)从先人还家()••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3.幼年的方仲永可以称为“神童”,他的过人之处表现在哪些方而?(用文中原句回答)4.作者为什么要“伤仲永”呢?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四)田子方赎老马田子方①见老马于道,咱然②有志焉。以问其御③H:“此何马也?”其御曰:“此故④公家畜也。老罢⑤而不为用,出而鬻⑥之。

8、”田子方門:“少而贪具力,老而弃其身,仁者弗为也。”束帛⑦以赎Z。罢武闻Z,知所归心⑧矣。(选自《淮南了•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