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与千克教学案例

克与千克教学案例

ID:43140069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7

克与千克教学案例_第1页
克与千克教学案例_第2页
克与千克教学案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克与千克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案例及策略——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屮的“充分体验”闽侯竹岐白龙小学陈娥《课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根据课标精神,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有效的,充分的体验。努力把学习过程科学而有质量地展现为一个可供学主经历的时空,让学生在自我充分体验中学会数学。本文就结合课例如何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体验作些阐述。一、融入实际体验生活实践数学教学中,应尽量优化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

2、,引进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体验。在教学“克与千克的认识”本节课前,我先让学生进行课前调查,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情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了解克和千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0学生走进超市调查,发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质量,学生很自然地认识了各式各样的秤,学习了怎样看秤等,在体验性学习中学生学得扎实、主动,有效,充分感受了数学的价值。教学中,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称一称、说一说、估一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自经历和体验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的质量。学生估计并

3、验证课本,苹果、鸡蛋等实物的质量,使学主在主活中学习,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二、尊重个性体验自主探究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主活背景,思维方式的不同,对知识的学习也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这种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欣赏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探究学习过程,使不同的学生都通过自主探究,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在“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触摸“千克”,充分感受1千克的质量后,小组间互相列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在汇报交流时,有的学生说一袋洗衣

4、粉的质量大约重1千克,有的学生说一袋奶粉的质量大约重1千克,而有的学生说他曾给爸爸买回约重1千克的酒,有的学生说他家人每天大约要吃重1千克的大米……由于不同的主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的学生有了对1千克的质量观念的感受。无疑这些学生的感受都是具体而真切的。在教学“克与千克”的关系时,有些学主独立操作先掂两袋盐(每袋盐重50元)的质量,再掂一掂1千克的洗衣粉的质量,从体验中领悟“1千克=1000克”的关系。而有些学生采用合作交流方式学习,将重1000克的大米或重1000的水果等其它物品放到盘秤上验证,观察指针是否

5、指着“1”千克,从而悟出“克与千克”的关系。新课标所提供和鼓励的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尊重学生的选择,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自我探索的价值和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三、拓展时空体验知识生成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他们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参与各种数学活动,从中充分体验知识的动态生成。在教学“克与千克的认识”之前,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的有关问题,也明白要知道物体的轻重不能光靠眼睛去观察,必须要用秤来称一称,说明学生建立了初步的

6、质量观念,但他们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特别是对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还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只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建立起质量观念。在教学时,我充分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所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教学,如进行市场调查,超市购物等。让学生带着有关的数学问题置身于一定的生活情境、活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受。将操作与思考有机结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猜测,再进行小组操作、交流,这样的交流讨论是在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的,因而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

7、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四、引导反思体验互动感悟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判断、想法甚至思维方式进行反思,能使学生真正抓住数学思维的内在实质。因此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自悟自得,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体验的重耍举措。如教学“克与千克的认识”,在学生已亲历知识发主发展的获取过程后,应适时地引发学生回忆,刚才我们采用了什么方法获取新知的?(估量、分析、讨论、动手操作)这对你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反思后,体验更深刻,学生易于形成一定的学习方式。又如在课尾的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了一道思考题:“1

8、千克的铁与1千克的棉花比较,哪个重一些?”个别学生认为1千克的铁和1千克的棉花是不相等的。在现实生活中,铁是又重又硬,而棉花是又轻又软。针对这种情况,我将准备好了的一袋重1千克的棉花和重1千克的铁带到课堂。学生纷纷上台用手抵或在秤上验证,终于明白1千克的铁和1千克的棉花是一样重的。这样让学生自己在反思中得到感悟,留下深刻的印象。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体验”是一条认知线,它贯穿于学习的全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