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057627
大小:29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25
《18《孟子》两章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8 《孟子》两章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诵,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重点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想及结构。难点了解、学习孟子文章雄辩的语言风格。诵读法: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
2、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讨论点拨法。多媒体、录音机、教学录音磁带。2课时自古以来,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方法有的以武治为主,有的以文治见长,其效果往往也有所不同。古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可见民心所向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现在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主张实行“仁政
3、”,反对诸侯的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战国中期。当时,七个大国的诸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君贵民轻,人民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孟子·滕文公下》一文就深刻地揭露了这种“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不平等的悲惨现实。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对不义战争提出了质疑,主张以“仁政”一统天下;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
4、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
5、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结果是“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课文论证方式如下: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证:战例一(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战例二(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总结:得出主旨:得道者多助,
6、失道者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教师释疑、点拨。(1)重点讲解下列词语及句子。“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
8、,“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畔”:“叛”的通假字,背叛。“故”:承接上文,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