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甜”历时替换考

“甘”、“甜”历时替换考

ID:42959717

大小:7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4

“甘”、“甜”历时替换考_第1页
“甘”、“甜”历时替换考_第2页
“甘”、“甜”历时替换考_第3页
“甘”、“甜”历时替换考_第4页
“甘”、“甜”历时替换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甜”历时替换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甘”、“甜”历时替换考提要汉语史中表示“甘甜”这一义位,“甘”与“甜”存在着竞争替换关系。文章分为两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考察“甘”与“甜”的历时替换过程。两汉之前,汉语“甘甜”义主要由“甘”表达,两汉起,随着“甜”的出现,“甘”与“甜”展开竞争,至迟到明中叶,口语中表示“像糖或蜜那样的味道”一般就只说“甜”了,而“甘”一般只保留在复音词或出现在书面语中。文章还对两者的替换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关键词甘;甜;历时替换;替换原因一表“甘甜”义的词属于汉语常用词,历史上其主要成员有“甘”和“甜”。目前除了王凤阳(1993:922-923)和汪维辉(2000:383-387)

2、的初步研究之外,有关这两个词的专门研究还很少。据所查考的语料,先秦时期主要用“甘”,西汉时“甜”开始出现,之后与“甘”展开竞争,并在明以后进一步跃升为主导词汪维辉(2000:387)认为:“口语中表示‘味道甜’的意思,至晚到唐代就说‘甜’了。”我们调查的结论与之不同。,沿用至今。现代汉语中表示“甘甜的”这一意义时,则往往用“甜”,尤其在口语中使用频率很高,而“甘”则主要出现在成语或一些书面语中,如甘瓜苦蒂、甘苦与共、苦尽甘来等。二以下结合中古、近代汉语语料,分两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具体论述“甘”与“甜”在汉语史上的竞争替换过程。(一)两汉《说文·甘部》:“甘,美也。从口

3、,含一。一,道也。凡甘之属皆从甘。”王凤阳在《古辞辨》中指出:“‘甘’最初主要指味道好,好吃有滋味,不限于‘甜’”,这里我们只讨论表“甘甜”义的“甘”。两汉前“甘”已出现不少例子,如:(1)今有人于此,能少尝之甘谓甘,多尝谓苦,必曰吾口乱,不知其甘苦之味。(《墨子·天志下》)(2)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3)大苦咸酸,辛甘行些。(《楚辞·招魂》)(4)酸甘咸淡,不以口断而决于宰尹,则厨人轻君而重于宰尹矣。(《韩非子·八说》)(5)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荀子·荣辱篇》)

4、“甜”也写作“甛”,《说文·甘部》“甛,美也。从甘,从舌,知甘者。”较早用例始见于西汉:(6)乃使有伊之徒,调夫五味。甘甜之和,勺药之羹。(《蜀都赋》)此期“甜”往往要依附于“甘”,作为一个同义词和“甘”一起出现。这一时期,“甘甜”连用凡2例,还有1例是《论衡·超奇》:“俗好高古而称所闻,前人之业,菜果甘甜;后人新造,蜜酪辛苦。”从东汉开始,“甜”零零星星开始出现,略举数例如下:(7)复譬如小儿舐利刀蜜,但嗜甜不见刀刃。(安世高译《道地经》,15/235a本文所引佛经文例均据台湾新文丰公司影印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经名后“∕”前的阿拉伯数字为《大正藏》册数,“∕”

5、后的阿拉伯数字为《大正藏》页码,字母a、b、c分别是同页上、中、下三栏标号。)(8)味不过八种,一者苦,二者涩,三者辛,四者碱,五者淡,六者甜,七者酢,八者不了了味。(安世高译《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25/55a)(9)若此,儒者之言醴泉从地中出,又言甘露其味甚甜,未可然也。(《论衡·是应篇》)(10)酸甜滋味,百种千名。(《南都赋》)我们调查了东汉的几部主要文献,“甘”、“甜”的使用情况见表一:表一淮南子东汉佛经太平经论衡伤寒杂病论甘75311137甜02011据表一可知,尽管两汉时期“甜”已经出现,但竞争力不强,尚处于萌芽期,此期的主导词仍是“甘”,这在中土和佛经文献中均得到较为

6、充分的体现。表中《伤寒杂病论》137例“甘”,基本均为医学术语“味甘温”、“甘平”之“甘”,而“古代医方传承前代的内容比较多且保守性较强”(范常喜:2006),也就是说实际口语中“甘”、“甜”之间的差距远不像《伤寒论》这样悬殊。(二)六朝较之两汉时期,此期“甜”单用的数量有了大幅提高,且主要出现在口语较强的文献中,如《抱朴子》、《百喻经》等。略举数例如下:(11)天门冬,或名地门冬,或名筵门冬,或名颠棘,或名淫羊食,或名管松。其生高地,根短而味甜,气香者善。(《抱朴子内篇·仙药》)(12)时二人中,一者念言:“甘蔗极甜,若压取汁,还灌甘蔗树,甘美必甚,得胜於彼。”(《百喻经·灌甘蔗喻

7、》,4/545b)(13)涉猎方疏,略知甘草为甜,桂心为辣,便是宴驭自足。(《全梁文》卷十一)(14)桃梨等富果酸,不宜腌藏,惟可用蜜渍之,亦但能甜,不能如枸酱之甘美也。(《华阳国志·角中志》)例(14)“甜”与“甘美”对举,从一个侧面说明“甜”的使用已相当灵活,而“甘”则更多地扮演“构词语素”的角色。六朝时期“甘”与“甜”的单用情况列表如下:表二齐民要术华阳国志抱朴子百喻经世说新语全刘宋文全梁文甘49060236甜57111004此期“甜”不仅单用的例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