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桃花源记导学案

25桃花源记导学案

ID:42953767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25桃花源记导学案_第1页
25桃花源记导学案_第2页
25桃花源记导学案_第3页
25桃花源记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5桃花源记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布中学八年级语文高效课堂导学案内容:桃花源记班级:姓名:制作人:雷章兰教务处审批【学习目标】1、认读生字,能正确朗读并背诵课文。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会翻译课文。3、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学习重点】积累词语,背诵课文。【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和看待作者的理想。【学法指导】1、强化朗读,以读促悟2、理清文章结构,帮助背诵。【知识链接】1、了解“记”这种文体。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多用来记载事物,有的作者还会在记载事物的同时,发表一些议论和感慨。《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是非常有名的“记”,《湖心亭看雪》虽不以“记”名篇,实际上也是

2、一篇“记”。2、了解作者。陶渊明(365~427),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隐逸诗人。他又名陶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征士”。因为陶渊明的作品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风格都与当时文人的普遍倾向背道而驰。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高度评价陶渊明的节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可见陶潜的高尚情操),但对他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诗文却忽视了。到了唐代,陶渊明的作品才逐渐得到较高的评价。李白、杜甫都曾称颂过陶渊明。其诗文无与伦比的美学价值

3、到宋代才被逐渐以典范的形式确立了下来。★陶渊明的哪些作品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预学环节】一、课前预习。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二、了解本课文言文知识。1、通假字。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2、古今异义。(结合课后第三题)(1)阡陌交通交通:古义,;今义,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4;今义,毫无出路的境地。(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此处为;今义,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美:古义,;今义,味好,香浓。(5)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古义,;今义,不满不充分。(6)诣太守

4、,说如此。如此:古义,;今义,这样。3、一词多义。(把已经了解的词语画上记号)舍:①便舍船,从口入(放弃、舍弃,动词)②屋舍俨然(房屋,名词)③退避三舍(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志:①处处志之(作标记,动词)②寻向所志(作的标记,名词)③《三国志》(记事的书或文章,名词)寻:①寻向所志(寻找,动词)②未果,寻病终(随即、不久,副词)③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寻常,形容词)其:①复前行,欲穷其林(其:这、那)②既出,得其船(其:他,代渔人)乃:①见渔人,乃大惊(乃:就,于是)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乃:竟,竟然)并: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并:全部)②而两狼之并驱如

5、故(并:一起,一同)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为:作为)②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对,向)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给)4、文言句式。(把已经了解的句式画上记号)(1)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判断)(2)省略句①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应为“小口仿佛若有光”,承前而省略主语)②便舍船,从口入(句前省略主语“渔人”)③初极狭,才通人(句前省略主语“山洞”)④问所从来(应为“问之所从来”,省略宾语)4⑤便要还家(应为“便要之还家”,省略宾语)5、出自本文的成语:★: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乐幸福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也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的境地。★:形容没有人询问。★:

6、高高兴兴,自得其乐。★:本义是鸡狗的叫声能互相听见,表示居住在附近。由“鸡犬相闻”,生成成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彼此居住的地方连鸡狗的叫声都能听见但相互间却至死都不往来,没有交情。现在用来形容个人、单位或地区之间互不联系,互不通气。★:比喻开阔敞亮的样子。★:落:凋落;英:花;缤纷:繁多杂乱。花瓣凋落,纷纷飞扬的样子。形容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致。【讨论、展示环节】一、明确故事的线索,讲述故事。(提示:线索、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等。)二、再读课文,讨论后得出答案。本文以为线索,叙述了的故事。其结构为:→进入桃花源→→→二、根据提示理清课文大意。第一部分(

7、1段)第二部分(2~3段)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2段)第2段可分为两个小层次,其层意:第1小层:第2小层:第二层(第3段)第三部分(4段):三、结合文后第二题,讨论,完成填空。作者心目中桃花源是一个人人劳作、,没有剥削、,生活安定、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4的不满,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人民渴望摆脱剥削、压迫,追求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当然,作者的这一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对这一点,作者也是清楚的:文章最后写众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其实是一种隐喻,隐喻:【检测环节】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豁然()垂髫()邑人()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