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35909
大小:1.68 MB
页数:101页
时间:2019-09-25
《学校心理辅导原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校心理辅导原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吴增强教授教育非它,乃是心灵转向——柏拉图2010-7心理辅导:一种新兴的教育服务心理辅导基本理论2010-7一、心理辅导:一种新兴的教育服务学校心理辅导的概念界定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心理辅导与各育的关系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目标学校心理辅导概念界定界定学校心理辅导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和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几点说明教师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理论基础:以咨询心理学为主的多学科综合发展性目标为主、防治性目标为辅强调体验、感悟的自我教育活动
2、2010-7“辅导”的界说辅导是一个教育的历程,在辅导历程中,受过专业训练的辅导人员,运用其专业知能,协助受辅者了解自己,认识世界,根据其自身条件(如能力、兴趣、经验、需求等),建立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生活目标,并使之在教育、职业及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发展上,能充分展现其性向,从而获得最佳的生活适应。2010-7心理服务的几种模式心理心理重度精神困惑障碍疾病程度干预模式心理心理心理治疗辅导咨询精神医学浅灰区深灰区纯黑区2010-7心理辅导与各育关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心理辅导与各育融合殊途同归2010-7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课程属性经验主义课程社会本位课程学科中心课程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以经验主义课程为主,
3、社会本位课程、学科课程为辅2010-7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功能探讨学生成长中的共性问题学业成就、学习适应、社会交往、青春期、自我意识、情绪调适、升学择业通过学生自我探索积累积极的经验经验需要经历和建构,只有通过探索才能认识自我,帮助不是替代形成班级自我教育机制开发同辈群体资源,增强团体动力2010-7学生心智成长的系统分析生活、学业、青春期问题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心理因素:自我认同自我效能、生活态度价值观、人生观生理因素:遗传基因、神经系统(大脑结构、周围神经系统、神经递质)行为反应内在因素社会文化学校教育同伴影响家庭环境影响2010-7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目标身体、心理、精神的整体和谐关怀、尊重与
4、合群国际理解、地球公民意识创造性人格应对挑战与困难(抗逆力)自我认同、自我更新与成长2010-7二、心理辅导基本理论精神分析治疗理论行为治疗理论认知治疗理论人本治疗理论精神分析治疗理论弗洛伊德简介基本观点基本技术2010-7弗洛伊德简介弗洛伊德是奥地利人,1856年出生于奥属摩拉维亚的弗赖堡,父亲是犹太商人,母亲是父亲的第三任妻子,他是同母所生8个兄弟姐妹中之长兄。他自小对父亲的感情是既怕又爱,对母亲则是感情亲密。此种亲子关系可能是他后来提出恋母情结理论的原因。4岁时因父亲经商全家搬至维也纳。弗洛伊德先在家中由母亲教导读书,后考入大学预科,再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系学习。1881年,弗洛伊德获得医
5、学博士学位。1882~1886年间任维也纳医院医师。1886~1938年间私人开业。在此漫长的52年时间内,弗洛伊德创建了精神分析学派。(1856—1939)2010-7精神分析治疗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性观人的行为受本能所支配,本能来自潜意识潜意识理论潜意识、前意识、意识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平衡性心理发展阶段论自我防御机制往往歪曲事实、潜意识层次运作2010-7本我、自我、超我本我自我超我意识潜意识精神分析的观点:本我与自我的冲突产生心理障碍人所认识的自我只是冰山的一角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完美原则2010-7潜意识存在的推断梦通过释梦了解人的原始欲望、动机、焦虑和冲突说
6、漏嘴、笔误刻骨铭心的经历会下意识流露遗忘压抑的防御机制催眠后的言语陈述2010-7性心理发展阶段论口唇期(出生—1岁):婴儿吸吮得不到满足,人格发展会有固着现象肛门期(1—3岁):这个时期的创伤经验会导致过分爱整洁、固执性器期(3—6岁):俄狄浦斯情结潜伏期(6—12岁):性欲发展停止或者倒退生殖期(12岁以后):青春期萌动2010-7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年龄阶段埃里克森的阶段弗洛伊德的阶段婴儿期基本信任与不信任口唇期1岁至3岁自主与羞愧、疑惑肛门期3岁至5岁半主导与内疚生殖器期5岁半至12岁勤奋与自卑潜伏期青少年期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生殖期成年早期亲密与隔离成年期繁衍与停滞成年后期自我整合
7、与绝望2010-7青少年自我认同的确立自我认同感建立自己身体外貌的认同环境条件的支持父母对自己的认同自己以往的成败经验自己现状的满意度自己对未来的展望2010-7自我防御法压抑将具有威胁性或痛苦的念头与感情排除在意识之外,而抑制到潜意识层面否定将不愉快的事件当作没有发生,以求得心理平衡转移(替代)改变冲动施加的方向(对象成了替罪羊)投射将自己的想法、态度转移到其他事物之中(包括人与物)合理化为自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