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08550
大小:3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杜甫诗三首之《石壕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5杜甫诗三首教学目的: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重点: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难点: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2.古诗五步教学法。3.诗歌境界教学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习《石壕吏》。了解背景;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赏析本诗情节生
2、动、构思巧妙的艺术特色;背诵全诗。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前面已经讲解了杜甫的两首写景抒情的诗,大家也了解到杜甫是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人们称道的。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石壕吏》就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面对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二、简介作者及背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
3、的哭声。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三、辨音识字,扫除文字障碍(1)第一段:石壕吏(hǎo)暮:傍晚。逾(yú)走(古今异义):跑。行:走。(2)第二段:呼:大声吆喝。怒:凶狠。啼:啼哭。苦:痛苦。(3)第三段:邺(yè)戍(shù)戌(xū)戊(wù)戍点戌横戊中空,注意区别。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就永远完结了。存者,活着的,生存的人。且,暂且。已,动词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更,再也。妪(yù)虽:即使,虽然。衰:衰弱、衰微。备:准备。炊:
4、烧火做饭。(4)第四段:泣:小声抽泣,啼哭。咽(yè)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途。四、播放背景音乐,朗读诗歌,创设学习氛围。1.教师配乐朗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2.学生自由读。3.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4.全班齐读。五、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一)感知诗意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糟遇。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2、这首诗的重点是讲的什么啊?以老妇人给吏致词为重点,也就是本文的第二、三段。3、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5、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理清结构:开端(1)致词的由来:写诗人日暮投宿,夜遇捕吏捉人,烘托紧张气氛。发展、高潮(2—3)致词的内容:写老妇自述,展示一个饱受战祸家庭的悲剧。结局(4)致词的结果:写诗人独与老翁告别,暗示老妇被捉。(二)探究诗情1、发挥想象:差役和老妇人有一番怎样的对话?2、小组讨论:诗人目击了老妪一家的悲惨遭遇,他心里怎么想?“
6、独与老翁别”寄寓作者怎样的感情?3、倾注自己的感情再一次朗读课文。(悲愤沉郁)4、选两位学生口述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发动其他同学补充,共同丰富画面、情节。5、深入探究:★官吏是怎样一个形象?★老妇的致词中有几方面的苦?★诗人运用“藏问于答”这种表现手法,表达怎样的感情?六、作业:1、 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通过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合理想象,有一定的环境描写,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2、背诵并默写《石壕吏》。七:板书石壕吏时间地点事件(暮)(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社会动荡不得安宁老翁:逾墙走睡卧不宁官吏:呼一何怒凶暴蛮横不可一世老妇:啼一何苦值得同情勇挑重担杜甫:沉默关心
7、时局同情百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