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杜甫诗三首 石壕吏教案 新人教版

25 杜甫诗三首 石壕吏教案 新人教版

ID:36169939

大小:1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25 杜甫诗三首 石壕吏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25 杜甫诗三首 石壕吏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5 杜甫诗三首 石壕吏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25 杜甫诗三首 石壕吏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25 杜甫诗三首 石壕吏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5杜甫诗三首石壕吏课题课型新授课时序数备课人审核人授课人授课日期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教学内容分析:“诗圣”杜甫的诗号称“诗史”。《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也是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篇。学习《石壕吏》有助于学生体会以上特点。但理解

2、《石壕吏》的思想内容即诗歌反映的社会现实较易,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就较难,尤其是这种感情并为直接点明,而又很复在时更是如此。品味诗作的艺术手法和精美语言就更是难上之难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诗歌大意,在反复诵读中并结合诗作的背景领会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体会诗作蕴含的思想感情,品味诗作精美的语言。过程与方法赏析法、表演法、竞赛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百姓疾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作的“诗史”特点。难点“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表现手法。媒体教具常规课

3、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修改栏教学内容师生互动4教学过程:板块一:了解作品的背景,检查朗读和背诵,为深入理解诗作奠定基础。1,趣味导入:你知道“诗仙”“诗圣”分别指的是哪位诗人吗?2,背景简介: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8)。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

4、般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3,诗题解释:石壕:也叫石壕镇,现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吏:小官,这里指差役。4,背诵检查:(根据要求提示背诵相关内容,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背诵)【说明】: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营造理解诗作的氛围,为全面深入的挖掘诗作,理解诗作内容,再现诗作意境,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奠定基础。板块二:精读作品,分组表演,理解诗作的思想内容,再现诗作的意境画面,品味诗作的思想感情。5,边读边思考:整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有吏夜捉人)6,研读欣赏:官差为什么要夜捉人呢?能不

5、能把“有吏夜捉人”改为“有吏夜征兵”呢?(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点评)7,研读赏析:本诗中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用一个“夜”字作“捉”的时间状语,含义就更丰富了。8,深思明辨:有人认为老妇人的致词一段是老妇人一气呵成的抒情独白呢,有人认为老妇人的致词是在官差的步步紧逼下断断续续的说出来的,你认为呢?(引导学生结合诗作的背景来谈,善于从诗作中找到依据)9,分组准备表演:教师提示注意分配好角色,注意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腔调、神态动作等。学生分组准备5--10分钟。10,分组上

6、台表演:师生点评,结合诗作指出哪些表演到位,与诗作描写不符,哪些表演逼真,与诗作描写的不相符合。以后上台的小组注意克服前面的不足。约10—20分钟,3—4个小组表演。11,情感熏陶: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老妪一家的状况,老妪一家的状况又反映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诗史特点)?如果你是那个官差,你还会把老妪抓走吗?为什么?12,研读欣赏:老妪是被迫还是自愿去应差服役?最终到底被抓走没有?13,展开想象:老妪被抓走后,老翁回来了,一家人会怎么样?第二天告别时,老翁又会怎么做,怎么想?【说明】: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

7、习诗歌的兴趣,在参与体验中理解诗作的思想内容,再现诗作意境,品味蕴含在诗歌字里行间的感情。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理解诗歌的能力。板块三:理解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学习本诗的艺术特点。14,教师过渡:本诗语言精炼。陆时雍称赞这篇诗“4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全诗仅用二十四句,就写出了典型性很强的环境、人物和情节,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蕴含了诗人矛盾而复杂的思想感情。15,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首诗能够以非常少的语句表达非常丰富的内容呢?16,在讨论发言的基础上归结: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

8、了“藏问于答、明暗结合”,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但并没复写吏的蛮横凶暴,而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17,课外延伸: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藏问于答、从答见问的例子并不罕见。例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16,深入思考:为什么诗人要用“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手法呢?直接写官差是怎样抓人的、怎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