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线段及角的和差倍分

复习:线段及角的和差倍分

ID:42905137

大小:53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23

复习:线段及角的和差倍分_第1页
复习:线段及角的和差倍分_第2页
复习:线段及角的和差倍分_第3页
复习:线段及角的和差倍分_第4页
复习:线段及角的和差倍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习:线段及角的和差倍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线段与角的复习讲义教学内容线段与角教学目标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掌握线段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2.理解线段可以相加减,掌握用直尺、圆规作线段的和、差、倍.3.理解角的和、差的意义及性质,会用数学式子表示角的和、差,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和、差、倍的方法,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4.理解余角(补角)的性质,会用方程的思想方法求有关角的度数。5.理解余角、补角、互余、互补等概念,理解余角(补角)与互余(互补)的区别和联系,会求已知角的余角或补角。重难点1.探求线段的比较方法。2.线段、直线的基本性质;角的概念及分类。3.理解角的和、差的意义及性质,会用数学式子表示

2、角的和、差,会用量角器画角的和、差。4.已知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画法;角度的有关计算,度、分、秒与度的换算。5.理解余角(补角)的性质,会用性质及建立方程的思想方法求有关角的度数。教学过程知识框架:.1.线段大小的比较方法①叠合法:比较两条线段AB、CD的长短,可把它们移到同一条直线上,使一个端点A和C重合,另一端点B和D落在直线上A和C的同侧。若B与D重合,则AB=CD;若D在AB上,则AB>CD;若D在AB延长线上,则AB

3、的距离。4.两条线段的和、差两条线段可以相加(或相减),它们的和(或差)也是一条线段,其长度等于这两条线段的和(或差)。5.线段的倍、分线段的倍:(为正整数,是一条线段)就是求条线段相加所得和的意义。也可理解为:线段的倍。线段的中点:将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这条线段的中点。6.角的概念角的定义:①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顶点,边)②一条射线绕着其端点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始边,终边)角的表示:7.方位角①方位角的正方向与地图中一样,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处在四个直角平分线上的方向,分别称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向;③其他方向要用到“偏”

4、字: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8.角的大小比较方法①度量法: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来比较。②叠合法:把一角放在另一个角上,使它们的顶点重合,并将其中一边也重合,并使两个角的另一边都放在这条边的同侧,就可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9.画相等的角①度量法:①对中:将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②对线:将量角器的零度刻线与角的一边重合;③读数。②尺规法:用直尺与圆规做图。10.角的和、差、倍的画法①度量法:②尺规作图法:11.角平分线的概念及画法概念: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画法:①用量角器画图:量→算→画;②用直尺与圆

5、规作图12.余角、补角余角:若两个角的度数的和是,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其中一个角是另一角的余角;补角:若两个角的度数和是,这两个角互补。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13.角的度量单位、角的换算及角的分类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角的换算:,;角的分类:小于且大于的角叫做锐角;等于的角叫直角;大于小于的角叫做钝角。典型例题:例1填空1、线段AB=2,延长AB到点C,使BC=AB,再反向延长AB到D,使AD=AB,则AC=________,BD=______________.2、线段AB被点M分成2:3两段,且

6、被点N分成4:1的两段,且MN=3,则AB=__________________.3、若点D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上,则AD______BD.(填“<”或“>”)4、如图:D是BC的中点,AC=2,若AB=10,则CD=__________(第4题图)5、一个角的余角的3倍是这个角的2倍,则这个角等于____________.6、互为补角的两角之差为20°,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7、计算:180°-62°58′4″=____________.8、已知直线AD上的点B、C,则AC+BD-BC=____.(第8题图)9、射线OA位于北偏东25°方向,

7、射线OB位于南偏东70°,则∠AOB=_______度.10、如图,点A、M、B在一条直线上,∠AMC=52°48′,∠BMD=74°30′,则∠CMD=___例2、如图,已知线段AB=10cm,C为线段AB上一点,M、N分别为AC、BC的中点,(1)若BC=4cm,求MN的长,(2)若BC=6cm,求MN的长,(3)若BC=8cm,求MN的长,(4)若C为线段AB上任一点,你能求MN的长吗?请写出结论,并说明理由。例3、如图,已知∠AOB=90°,OM,ON分别平分∠AOC和∠BOC,(1)若∠AOC=30°,求∠MON的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