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84972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2
《毽子里的铜钱教学设计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琦君的《毽子里的铜钱》充满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悯,文字温婉而不失老道;《毽子里的铜钱》学完之后,同学们感悟到“回忆”是自己宝贵的财富,一些往事都可以成为自己写作的好材料一、教学目标教学设计4 基础性目标: 1.认识并能够准确书写课文中的8个生字,尤其是“卑”字。 2.了解文章围绕“毽子里的铜钱”讲述了一个孩子和一位卖烤山薯老人之间发生的普通而又感人的小故事;体会卖山薯老人和小作者同样拥有的一颗善良的心和他们彼此的关爱。 3.初步体会散文的美,有感情地朗读。 发展性目标: 1.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的能力;初步感受首尾呼应在表情达意上的好处; 2.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人物性格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 通过体会卖山薯老人和作者的人物形象,感受他们心地的善良,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体谅的道理。 二、设计意图与设计思路分析 教学中,力求体现“谈话导入――初读感知――细读品味――创境表达”的设计思路。 第一步,谈话导入 选择文中学生感兴趣的“铜钱”作为谈话主题,布置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导入新课时,首先出示铜钱图片,激发学生交流自己所
3、知的积极性,然后小组交流资料,加深学生对铜钱――这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货币的了解。在学生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教师也参与交流,引导学生关注铜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价值,为后面的细读中,理解“毽子的铜钱”所蕴涵的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做好铺垫。 第二步,初读感悟 本文篇幅较长,需要有一个初读扫清字词障碍、把课文读通顺的环节。同时,让学生想一想文章围绕毽子里的铜钱讲了一件什么事,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在学生初读后概括主要内容的时候,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在概括时要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事件,渗透方法的指导。 第三步,细读品味
4、 (一)初步感受老人的形象 对一个人的印象来源于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描写老人语言、动作、神态的那些语句,说说老人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二)深入理解老人的言行 在学生概括老人给自己留下印象的时候,如果提到老人的外貌特点,就引导学生读一读文中相关的语句,感受老人的“栉风沐雨”,为后面的深入理解做铺垫。如果提到老人的性格特点,就随机质疑:“这位卖烤山薯的老人是不是有一点小气?”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细致地读书、深入地思考。进而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老人的“小气”主要体现在对待“
5、二婶”的态度上,通过分析“5小气”的原因,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和老人小贩的身份,体会到老人做的是小本生意,这样“少一个铜板也不行”是生活所迫。 老人的不小气,则体现在对待小作者“我”的态度上。细读描写老人两次送给“我”烤山薯的语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老人对“我”的关爱和“我”带给老人的感动。 尤其是老人的神态描写,是品读的重点。“一声不响”、“笑呵呵”,体现出老人对“我”这个小孩子的喜爱;“马上”“摸摸我的头”“永远不会忘记”,体现出老人的善良。在品词酌句的同时进行创境朗读,感受老人的那份善良。 “老
6、人说:永远不会忘记,小作者究竟做了什么,让老人永远不会忘记呢?”引导学生关注小姑娘的言行,感受她对于老人的同情和体谅。 (三)联系背景深刻体会 再读描写老人第二次给小姑娘山薯的语句。老人没有想到“我”会把喜欢的毽子拆了付给他两个铜钱,他被“我”的做法所感动,感受到了我给他的体谅。“他又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山薯给我”,这一举动既表示了他对“我”的感谢,也又一次体现了他善良。联系老人当时的生活处境,这么大年纪风里来雨里去地在街头卖烤山薯,勉强养家糊口,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能拿出两个烤山薯来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进而深刻体会他
7、拥有一颗多么善良的心。此时,学生对“铜钱”的价值又会有一个从新的认识。 第四步,创境表达 本课通过对语句的品味,让学生感受到了陌生的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温暖而又感人,加上课堂上情境的创设,老人和小作者真诚善良的人物形象在学生们的心中树立起来。尤其是老人,“栉风沐雨”的艰辛,无私赠予的慈祥都让人久久难忘。此时,为学生创造一个表达的空间,让学生以“老人,我想对你说……”为主题,说心中所想,抒心中所感。让情感得到升华,让每一个孩子的心得到洗礼。 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的语言质朴,在品读时要抓住一些看似普通实则蕴涵深意的词句,
8、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激发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学情分析 本文是风格隽永的散文,文章结构较为复杂,作者的写作风格唯美、富于个性,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文所表达的情感是一种富于人性光辉的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