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外角.1.4 11.2.2三角形的外角(说课稿)

三角形的外角.1.4 11.2.2三角形的外角(说课稿)

ID:42833340

大小:9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1

三角形的外角.1.4 11.2.2三角形的外角(说课稿)_第1页
三角形的外角.1.4 11.2.2三角形的外角(说课稿)_第2页
三角形的外角.1.4 11.2.2三角形的外角(说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三角形的外角.1.4 11.2.2三角形的外角(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角形的外角》说课稿熊家岩初中吴良秋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第十二章第二节中的:三角形的外角。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及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的教材力求体现“课程标准”实质,体现义务教育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出发,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和发现,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取知识和技能,力求提高

2、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上述特点。同时,这节课内容也是今后三角形、四边形等有关图形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课本中只是简洁地提出了一个概念(三角形外角)和一个定理(外角等于与之不相邻两内角和),要求学生自己证明,另外间接的提出了三角形外角和为360度。根据课本实际情况,首先用实际例题引出概念,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已经存在的内容,并要求其根据导学思考探索另外两个知识点:一是,一个定理(外角等于与之不相邻两内角和)的证明;二是,归纳总结提出了三角形外角和为360度。 二、学生情况分析 

3、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模仿力强,喜欢动手,思维活跃,同时学生已学过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和等概念,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合作探究能力都得到一定的训练,这就为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验,讨论交流、尝试说理做好了准备。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积极性不是很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欠缺,因此一步一步引导其应用定义、总结归纳定理。 三、教学目标分析 经过认真研读课标及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我为这节课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是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

4、质,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性质解决问题。 分解为三方面的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是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简单说理;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猜想、度量、探索、归纳、推理的活动过程;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证实结论,达到通晓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通过射门集锦短片欣赏,增强学生对学习本课知识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体验数学课堂中的激情气氛,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团

5、队协作、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由于三角形的外角知识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新课程中又特别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参与活动,探索、发现、归纳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2 、由于新课程标准对图形内容的要求,一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说理习惯和能力,而后者是初中学生所不足或缺乏的,因此,学生探索出的外角特征的说理推导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法及学法分析     新课程理念强调“经历过程与获取结论同样重要”,有时

6、过程比结论更有意义。我们不能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容器”,把知识往里塞;也不能把学生训练成一个只会解题的“机器”,而应该让他们投入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在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展现思路和方法,学会学习;从过程中建构进取型人格,通过过程中的“成功感”来完善自我,我觉得这是目前学生最需要的。因此本节课我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在学法指导中,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归纳总结,概括出三角形外角的两条性质:并通过交流探讨,说理论证,加深认识三角形的外角两条性质,进一步综合运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进行有关

7、的计算。在课堂上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学习的规律,即:发现知识,认识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五、教学过程分析 环节一、展现问题:  从任意五角星出发,激发学习欲望,带着问题学习。  (设计目的:创设问题情境,新课程比较注重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入手,引起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赋予数学一种生活气息,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对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一种培养,也为后面探索外角问题埋下伏笔。) 环节二、自学几个概念,分组讨论内外角之间的关系 结合图形,讲解外角的概念,并特别注意“不相邻”的意义,后辅

8、以练习,加强巩固。(目的是对概念难点的突破,能在复杂图形中辨析外角。) 环节三、自主探索外角与不相邻内角的关系      体现课改精神,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设计了△ABC中,∠A=70°,∠B=60°,∠ACD是△ABC的一个外角,探究∠ACD与∠A,∠B有什么关系。并注重说理引导。并开拓学生思维,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发表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