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其一)》

《行路难(其一)》

ID:42828209

大小:25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行路难(其一)》_第1页
《行路难(其一)》_第2页
《行路难(其一)》_第3页
资源描述:

《《行路难(其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授课教师:倪寿宏年级:八年级班级:2、6班科目:语文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行路难课时:1教时课题行路难课型讲读主备倪寿宏辅备骆正伙张立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读诗歌,把握情感,能够理解诗歌的主旨。2、赏析诗歌,培养诗歌鉴赏的能力。3、能背诵、默写这首诗。过程与方法朗读,背诵,探究,拓展延伸。理清作者情绪变化,感悟作者复杂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艺术手法,谈论人生感悟。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学习兴趣,理解李白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学重点理清作者情绪变化,感悟作者复杂情感教学难点探究艺术手法,谈论人生感悟教法朗读,背诵,探究,拓展延伸。理清作者情绪变化,感

2、悟作者复杂情感。教学准备《行路难(其一)》的教学相关资料: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李白的画像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提到唐朝诗人,大家几乎是无一例外的想到李白。是啊!在中国的诗歌史上,他是最华丽的篇章。他的一生写下了许许多多的佳作,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今天,就让《行路难》带领我们,走近一身傲骨的千古诗才——李白。(二)、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李白少年抱负宏大。常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

3、岁,即天宝(742年)由友人道士吴筠推荐,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做一名文学侍臣,以诗赋为朝廷点缀升平。因与权贵不和,两年后不容于朝廷,被迫“赐金放还”此时的他认识到实现自己理想的艰难。当时李感到求仕无路,写下了此诗,既作激愤之语,亦存有“长风破浪”之志。全诗篇幅不长,却波澜起伏。经过巧妙的构思,诗人将自己的失望和希望,抑郁和奋发,急遽交替,变换,再间以长短句,适当运用感叹词,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诗人的复杂心态。(三)、整体感知 1.听朗读录音,划分句子停顿2.自由朗读诗文3.理解诗文的内容:(1)掌握重点词在诗中的意思-3-(2016-2017学年度第二

4、学期)授课教师:倪寿宏年级:八年级班级:2、6班科目:语文教材版本:人教版(2)赏析句子的含义5.齐读全诗(四)反复诵读,赏析品味1、诗歌前四句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情?表达诗人怎样的内心情感。  前四句写酒宴时的情绪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放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出诗

5、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2、“行路难”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呢?  “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李白是个积极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受诏入京之后却没有得到皇帝的重用,反而受到排挤,被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象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3、但是诗人并不是那种性格软弱的人,你们觉得他会这样消沉下去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对,从“拔剑四顾”开始,诗人就表现了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的思想。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接下来诗人又用了“垂钓碧溪”、“乘舟梦日

6、”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所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4、当诗人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四个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标点符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5、最后两句诗,诗人的感情陡起,请说说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应该如何理解这种感情?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现在我们常用这两句诗来表达自己有宏大的抱负和实现理想的坚定的信念。(五)、小结:1、这首诗反映了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际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    一方面,长安两年的经历,

7、使他认识到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艰难,满怀悲愤,却又无可奈何,产生了进退失据、茫然无措的强烈痛苦,反复感叹:“行路难!行路难!”另一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移及历史上一些贤人最终得到明主重用的事例,又使他对前途满怀希望,相信自己终会有乘风破浪之时,显示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对前途的充分自信。  -3-(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授课教师:倪寿宏年级:八年级班级:2、6班科目:语文教材版本:人教版全诗交织着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和失望与希望的复杂心情,充满着一股抑郁不平之气,一种昂扬奋进之志。这既反映出当时现实对诗人的沉重压抑,也表现出

8、诗人豪放不羁、自强不息的个性2、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1.细节描写——“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诗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