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其一)教案

行路难(其一)教案

ID:37790950

大小:3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31

行路难(其一)教案_第1页
行路难(其一)教案_第2页
行路难(其一)教案_第3页
行路难(其一)教案_第4页
行路难(其一)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路难(其一)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行路难(其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3、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诗题回忆李白的诗歌及诗人形象:提及李白,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作,从这些内容丰富的诗歌中,你认识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联系作品,谈一谈你印象中的李白。请同学们用以下句式来回答:出示课件:“我从‘________’(诗句)中,读出___

2、_____的李白”。(例如:“我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读出孤单寂寞的李白”)点评回答,今天,我们将带着对李白的了解再一次走近这个伟大的诗人,共同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千古名作:《行路难》。看看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二、展示学习目标:(多媒体显示)三、自主学习1、作者介绍,了解背景:(1)作者介绍一生介绍李白,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如果介绍不够完整,教师适当提问,学生回答,师生互动。出示课件:(生齐读后,说出重点内容)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

3、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有《李太白集》。2、了解背景5 出示课件:(教师讲解)722年李白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济苍生,安社稷”的宏愿,但他很快受到排挤,被迫离开长安,李白被迫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践行,仕途无望的他深感人生道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行路难》。2、

4、朗读诗歌(1)初步感知,整体把握。1、初读诗歌,找出诗歌中的生字难字:“行路难”,一个“难”字道出了李白心中的忧愁,到底李白借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感慨呢?下面我们将一起走进诗歌,共同来品读。请大家一起试读诗歌,并从中找出生字、难字。齐读诗歌。大家觉得哪些字词需要我们一起来注意的,请指出来。“樽”、“箸”、“塞”、“馐”、“歧”(出示课件)2、聆听诗歌配乐诵读。要求:听录音,正确把握诗歌朗读节奏及感情基调,划出节奏。3、试读要求:一生读,其他学生点评。不过呀诗歌不仅是要读准字音和节奏,还要能读出诗歌的感情。下面大家再听一遍录音,大家

5、一边听,一边动脑筋,想一想: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指出:苦闷、激越昂扬。)4、学生齐读诗歌。3、再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并结合注释解释重点字词。出示课件:“羞”同“馐”,美味食品;“直”同“值”,价值;闲来:空闲的时候;忽复:忽然又;长风:顺风;会:一定,必然;直:径直,毫不犹豫;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字词难不倒我们,那整首诗歌的内容大家又理解了多少?哪位同学愿意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内容?5 教师询问情况,要求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由其他学生解决。老师也要请大家来看看别人

6、的描述,看是别描述得好,还是我们自己描述得好。出示课件: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理解了诗歌的内容,现在请大家来思考几个问题。出示课件:1、李白看到了什么?透过诗句我们感受到什么?2、面对美酒佳肴李白有怎样的反常举动?透过诗句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

7、心情?3、他为什么有这样的举动?4、他联想到什么人?表明了什么?5、理想不能征服现实,现实也不肯认同理想,现实和理想的距离让作者倍感痛苦,终于发出怎样的苦闷感叹呢?6、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怎样的志向?五、合作探究研读诗歌,理解诗歌主旨及诗人形象1、李白看到了什么?(金樽、清酒、玉盘、珍馐)透过诗句我们感受到什么?(酒宴的丰盛、欢乐的场景,朋友的深情)2、面对美酒佳肴李白有怎样的反常举动?透过诗句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情?(停杯、投箸、拔剑、四顾。 苦闷)3、他有如此举动的原因是什么?(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仕

8、途的艰难,人生道路的曲折)4、他联想到什么人?表明了什么?(姜子牙,伊尹、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开始在政治上不顺利,而最终大有作为。引用典故的目的: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5、理想不能征服现实,现实也不肯认同理想,现实和理想的距离让作者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