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26486
大小:19.1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爱莲说》复习课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爱莲说》复习课教学设计莲池中学纳明会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作者是 ,朝代 ,中国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原名敦实。字茂叔,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谥号元公。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
2、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2、《爱莲说》出自 《》。 3、“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议论说道理;也可以发表作者的感想。二、写作背景: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周敦颐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爱莲说》虽短,但字字珠玑,历来为人所传诵。三、词语:1、可:
3、值得蕃(fán):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写出《饮酒》诗里体现陶渊明爱菊的诗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甚:特别,十分。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染:沾染(污秽)。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濯: 。清涟: 。涟: 。妖: 。通: 。直:立。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
4、直。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wàn),不长枝节。蔓:名词用作动词, 。枝:名词用作动词,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益: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 。植: 。亵(xiè)玩焉:玩弄。亵: 。隐逸(yi): 。者: 。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菊之爱: 。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鲜: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予:
5、 。 宜乎:宜是应当的意思,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众:多。2、词语总结:词类活用(1)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例句:不蔓不枝(2)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例句:不蔓不枝(3)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例句:香远益清(4)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例句:香远益清古今异义词(宜乎众矣)宜:古义:当。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今义:合适,应当。一词多意之:结构助词,的(水陆草木之花);代词(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6、而不染《爱莲说》)焉:语气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兼词(故日月星辰移焉《共工怒触不周山》)清:清澈(濯清涟而不妖);清香(香远益清)远:香远益清(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可远观不可亵玩焉(距离长)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以上三句均用“者也”表示判断。五、文章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本文通过对莲花的描绘,托物言志,(1)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2)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3)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
7、利,趋炎附势的鄙弃。莲、菊、牡丹各象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莲 : 菊: 牡丹: 六、写作手法:1、托物言志: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2、对比——作用:衬托,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深化了主题,突出了中心。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谨严。 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8、妖”,这是全文的中心题意。这一句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恰好表达的相反的七、理解性默写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文章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6、描写莲美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