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21、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ID:42821222

大小:22.1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1

《21、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_第1页
《21、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_第2页
《21、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21、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1、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黄嘉敏【教学目标】1、理解并学习唐雎的不畏强暴,自主自强的精神。2、学习在尊重史实的基础评价人物。3、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汇,培养文言语感。4、学习本文的对人物言行的简洁传神的刻画方法。【教学重点】体会秦王和唐雎这两个对立的人物在性格上的反衬作用。【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课时安排】三个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战国策》一书对司马迁的《史记》的纪传体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

2、战国策》历来为研究者称赞其文学价值,但是对它的思想却是众说纷纭。这是由于该书与后世的儒家思想不符,过于追逐名利。而且过于夸大纵横家的历史作用,降低了史学价值。引用李白诗歌:•古风·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邪台。二、进入新课:1、故事背景: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这就是弱小的安陵郡同强大的秦国斗争的故事。秦国VS安陵战国时政治局势介绍2、字音自行疏通3、课内重点字词疏通4、课文内

3、容理解:(1)朗读第一段落,思考以下问题:①细读秦王的话,体会一下,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②秦王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请恰当推测一下。秦王以强凌弱,用明为“易”之,实为“夺”之的伎俩欲占安陵。①安陵君以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②请概括第一段的段意。交代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2)朗读第二段落,思考以下问题:①细读秦王对唐雎说的话,回答: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安陵君对他又是什么态度?秦王认为自已能和安陵君交换土地已经是对他的恩惠了,但是安陵君委婉地拒绝了秦王。②注意比较一下:唐雎的理由和安陵君的理由有何异同。 都是以土地受之于先王为理由,但是安陵

4、君委婉地拒绝,承认是秦王给予的恩惠,而唐雎却一语道破了秦王的野心,用区区五百里地就想侵占安陵,理直气壮地反驳了秦王的鬼把戏。(3)朗读第三段落,思考以下问题:①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伏尸百万,流血千里”②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威胁唐雎③唐雎一连举了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其目的是什么?以这三个人物刺杀国君的事例,表明自己的决心,同时也是对秦王的一种威胁。三个人物,三个排比句,语气强烈。④“若士必怒……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大无畏的献身精神⑤讨论:唐雎说,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呢?正确,唐雎这样说,主要说明一个人,在关键的时候,

5、他会有所选择。特别是那些有胆识,有勇气的人,在国难当头时,会选择舍生取义。而他们身上迸发出来的勇气和精神,会格外地吸引人。(4)朗读第四段落,思考以下问题:①面对唐雎严厉反击,秦王有什么行动和言语?这反映了秦王是个什么样的人?面对唐雎的反击,秦王软弱了,“色挠”“长跪而谢之”以及他说的“徒以有先生也”。说明了他是个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暴君。②秦王的反应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什么好处?从侧面刻画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的智勇超群、不畏强暴的大无畏精神。2、人物对话描写的表现和作用。3、思考与讨论:唐雎的这种不畏强权的精神,和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在我们现代社会,还有没有现实意义?面对不良风气

6、,面对歹徒,应当怎样有勇有谋地斗争。当国家有难,比如在台湾问题上有人挑起战争;比如说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之时,你应当怎样做?4、总结:本文主要写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一、课外拓展:1、助长资料:《战国策》长于说事,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行刻画人物形象。----《大学语文》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烈士爱国也如爱家。(烈士:有抱负有胆识的人)----葛洪《抱朴子·外篇》2、学习一种精神:位卑未敢忘忧

7、国。(陆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唐雎于国存亡之际只身赴秦,性命忧虞。然秦廷之上,以三寸之舌斗君王,凭七尺利剑退秦师。其义之正,其辞之严,闻者叹服。孤身入险境,方显英雄本色;舍生斗秦王,更见赤胆忠心!嗟夫!以布衣之无畏,直面大王之怫然怒,镇定如斯,孰几人可为?奇哉,智者唐雎,民族脊梁!美哉,壮士唐雎,日月齐光!二、文言文知识巩固三、作业布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