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陋室铭教案

22.陋室铭教案

ID:42806309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2

22.陋室铭教案_第1页
22.陋室铭教案_第2页
22.陋室铭教案_第3页
22.陋室铭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2.陋室铭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2、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字词,了解“铭”文体。2、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4、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人格魅力。教学重点:1、掌握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2、翻译背诵全文。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托物言志”及“类比”的运用。过程与方法:1、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了解文言大意。2、合作学习,疏通文意。3、探究讨论,拓展延伸。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1、故事导入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殊不知,历史上的另外一位名

2、人也具有三迁居室的佳话。话说刘禹锡被贬安徽和州,居衙门三间大屋,但因知县刁难,被迫几易其居,先后迁于城南三间小屋,城北一间半小屋,最后仅一间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但刘禹锡不事权贵,欣然接受。以诗文作无言的抗争,遂有《陋室铭》。2、作者简介3、题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41、检查预习情况:注音、句读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朗读节奏和韵脚3、听录音,纠正已划出的朗读节奏4、指名朗读(注意正音、句读)4、全班齐读,读准字音和句读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1、学生再读课文,结合注释,了解大意,圈划疑难,小组讨论2、疑难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解决。3、教师检查重点字词(学

3、案)四、合作探究,欣赏陋室(我们正在解读的是刘禹锡的屋子,但关于其陋与不陋似有争论,现在一起揭开庐山真面目)1、作者是如何引出陋室的,是开篇直接写陋室么?2、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写陋室的?3、作者写诸葛庐和子云亭的目的何在?4、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以上问题学生展示讨论结果,教师适当点拨评价五、知识小结六、课堂练习,背诵课文4小结:环境的陋与不陋仅仅是物质上的区别,生活的清贫绝不妨碍精神的富有(房屋千间,一晚也只能睡一张床),感受美仅仅是心态问题,一片青苔,一抹草色对于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来讲,何尝不是美,请第四次走进文本,咀嚼、品味陋室

4、之美,快速背诵这些句子。-作用:以山水类比,引出陋室,暗写陋室不陋。4.当然更令作者欣慰的是历史上也有这样陋而不陋的屋子,它们分别是“诸葛庐”“子云亭”,室与室类比,人与人也类比,诸葛亮、扬子云都是有志之人,暗写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品德,画龙点睛。并用孔子之语“何陋之有”照应“惟吾德馨”。简单介绍刘禹锡,虽不得志,但积极乐观,期望在文学上、政治上有一番作为。熟悉他的作品《乌衣巷》《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借物抒怀言志的手法叫托物言志,本文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有感情地诵读,尽可能背诵)6.学生质疑(

5、文中其他值得一提的内容,或对内容、人物的质疑)六、课堂小结: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室居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