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 考试重点

公共关系学 考试重点

ID:42727364

大小:11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0

公共关系学 考试重点_第1页
公共关系学 考试重点_第2页
公共关系学 考试重点_第3页
公共关系学 考试重点_第4页
公共关系学 考试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关系学 考试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公共关系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2.组织形象:公众对于社会组织的总体评价,是社会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3.公众:是对某一组织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关系,并且对组织的目标与政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个人和团体。4.传播:指个人间、群体间或群体与个人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感情的信息过程。这种传播是双向性的信息交流与分享。是人类赖以生存及发展过程中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5.认识度:一个社会组织被

2、社会公众所认识、知晓的程度,其包含被认识的深度、被知晓的广度两个方面。6.美誉度:一个社会组织活动公众赞美、称誉的程度,受公众给予美丑、好坏评价的舆论倾向性指标。7.公共关系意识:属于一种现代经营管理思想、观念和原则,是公共关系实践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且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8.消费管理:对消费者进行消费教育、消费引导,组织消费者的系列化。9.内部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内部横向的公众关系与纵向的公众关系的总称。10.广告性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广告是通过购买专业传播媒介的使用权,为社会组织自身树立良好形

3、象,提高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的广告。11.人际沟通性公共关系活动:人际沟通性公共关系专题活动,是指在确定专题内容后,直接通过人际交往、沟通、协调来进行组织与公众的关系协调。(以公共关系协调为本质、人际交往为形式)12.新闻策划:是在服务于组织的公共关系总目标的原则下,对以事实为根据、以最新为特点的信息的制造、选择、加工、编辑、传播、反馈等一系列活动的运筹谋划过程。13.新闻制造:指谋划、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活动或事件。14、公共关系策划:是公共关系人员根据组织形象的现状和目标要求,分析现有条件,谋划、设计最佳

4、行动方案的过程。15、公共关系评估:根据公共关系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所构成的特定标准,对公共关系的计划、实施及效果进行检查、评价,以判断其优劣的过程。16、净影响效果:指排除了其他因素所起的任何作用后,完全是由于公共关系活动本身产生的影响效果。17、公共关系新闻是指有利于一个社会组织建立、维持、发展和完善其形象的,并受到新闻媒介重视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事实。18、创造性公共关系新闻:以创新思维指导,筹划、组织、举办具有新闻价值的活动或事件,以吸引新闻传播媒介与公众的关注和兴趣,使组织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以提高组

5、织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二、填空、简答1.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及每个要素含义·社会组织(主体):是指由一定的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围绕一定的目标聚合而成的社会团体。·公众(客体):是对某一组织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关系,并且对组织的目标与政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个人和团体。·传播(中介):指个人间、群体间或群体与个人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感情的信息过程。这种传播是双向性的信息交流与分享。是人类赖以生存及发展过程中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组织内部的公共关系部·社会上的公共关系公司

6、·各种公共关系社团3.公众的特征整体性、共同性、多样性、变化性、相关性4.传播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硬件)(1)信源和信宿信源:信息的发布者,即传者。(社会组织)信宿:信息的接受和利用者,即受者。(公众)(2)信息(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观点、态度、情感)(3)媒介(记录、保存、重现信息的载体)(4)信道(信息传递的途经、渠道)其性质和特点决定对媒介的选择。(5)反馈(受者对传者发出信息的反应)·隐含要素(1)时空环境*时间(守时、单位时间内的有效信息量、传播时机)*空间(传播活动的物理环境)(2)心理因素(

7、主指受者的情感心理状态)(3)文化背景传播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差异影响传播效果。(4)信誉意识①传播内容的可信度;②传播者被受众所信赖的程度。*权威效应、名人效应、首因效应人际沟通性公共关系活动类型:1.社交活动2.营销活动3.谈判活动5.如何进行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P2776.公共关系沟通原则和具体实施方法·双向沟通原则实施:1)沟通双方具有共同的经验范围(共识域)。2)沟通双方必须具备反馈意识。反馈要主动、及时、适路和适量3)沟通双方应根据反馈来作自我调节·平衡理论原则实施:1)提倡平行沟通,沟通双方是平等

8、关系2)注重情感沟通在沟通中诉诸情感,增进情感互动和思想交流,产生亲密感和认同感,达到关系平衡。·整分合原则实施:1)综合多种沟通方式垂直沟通(信息在上下级之间的传递)横向沟通(平行沟通,在同级不同部门间的沟通)非正式沟通(小道消息传播,非组织职能路线内的沟通)2)综合多种信息载体:语言、人体动作·有效原则实施:1)知晓阶段高信息量的方式沟通,能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强化所传信息的渗透力、刺激度,以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