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考试重点(大二)

公共关系学考试重点(大二)

ID:32182484

大小:38.5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01

公共关系学考试重点(大二)_第1页
公共关系学考试重点(大二)_第2页
公共关系学考试重点(大二)_第3页
公共关系学考试重点(大二)_第4页
公共关系学考试重点(大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关系学考试重点(大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公共关系学考试重点1、公共关系的内涵(定义)公共关系指一个社会组织通过传播、沟通等手段与其相关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相互适应和共同发展的管理活动。2、广告的定义和公共关系的关系(简答)广告一般主要指商业广告,是一种“付费传播”,即广告主付费购买传播媒介的使用权来推销其产品或服务等。联系:公共关系与广告都要利用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来开展活动,同时,公共关系需要广告作工具,而有效的广告也需要公共关系的理念作指导。区别: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目标不同,广告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在最大的范围内直接推销某种产品或服务。而公共关系的目标是增近企业或组织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的了解,树立整个企业或组

2、织的形象,从而推动整个事业的发展。二是方式不同。广告可以采用纪实、文学、艺术、等的传播方式,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以轻松幽默、渲染夸张、引人联想等手法,激起人们的兴趣和购买行为。而公共关系比较客观真实,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必须展示组织的真实面貌,不能有虚假、夸张的成分,着眼于组织的信誉和形象的树立。3、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涉及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行为学、营销学、伦理学等学科,当然主要是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依托。(选择)4、公共关系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系统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案例分析法(选择)5、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这是与美国当时的社会

3、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分不开的。(判断或选择)6、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政治条件: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为现代公关提供了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是现代公共关系的根本性前提技术条件:传播技术的高度发展是现代公关的物质技术基础7、坦率公开时期的代表人物:艾维·李(公共关系之父)1906年《原则宣言》被看作是现代公共关系的历史开端重视理论研究时期的代表人物:爱德华·伯内斯1923年《舆论之凝结》8、公共关系宣传的主要方式:借助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工具主要有五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制作、散发组织的各种资料,资料制作类型主要有组织自办刊物,年度、季度报告,组织的简介,图片消息,电视录像等

4、。举办公共关系专题活动,需要运用多种方式和媒介:实物、文字、演讲、图片、音响、模型、幻灯、电影、彩旗、气球等宣传品,现场示范和表演等。专题活动的具体活动方式包括组织的仪式庆典活动、开放参观活动、各种文娱演出活动、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展览活动和赞助活动等。(选择或判断)9、公关关系的功能:树立形象协调关系全员教育优化社会环境(选择)10、公共关系部的特点:它植根于组织之中,熟悉本组织的内情,易于透过现象按本质,抓住问题的要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公共关系部与组织及其内部公众目标和利益一致,当它开展内部公共关系时,更容易得到员工的配合,它对组织内部问题的解决方式方法,更能获得组织和内部公众的支持和认

5、同;公共关系部作为组织内部专门从事公共关系活动的专门机构,可以随时为组织内部的决策收集信息,发挥参谋作用,帮助组织处理公共关系事故等,从组织上保证公共关系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多选)11、公共关系公司的特点:分析、处理问题客观、全面专业水准较高,实践经验丰富信息网络完善,沟通渠道畅通(选择)12、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简答)思想素质:要求严格遵守国家的政策法规,善于分析形势,准确把握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趋势。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必须讲究职业道德,恪尽职守,有良好的价值观,能正确处理国家、组织、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遵纪守法,合法公关。知识素质:包括公共关系方面的专业知识,

6、也包括与本组织相关的专业知识。“T”型结构能使公关人员集“专才”与“通才”于一身,熔科学与艺术于一炉。能力素质:包括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演讲写作能力几个方面。心理素质:职业心理素质,一是自信,二是热情,三是开放。保持心理健康,一是心理承受力,二是意志品质,三是社会知觉,四是人际关系。身体素质:主要指人的身高、体型、仪态仪表等。13、公众的含义:一般是指公共关系对象的总和,即与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选择或判断)14、公众的特征:群众性、共同性、多样性、变化性、相关性(选择)15、公众的分类:根据组织的内外区别分类,可以分为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

7、。根据公众与组织间关系的重要程度分类,可以分为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根据公众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特点分类,可以分为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类,可以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根据与组织关系的稳定程度分类,可以分为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根据组织的价值判断分类:可以分为受欢迎公众、不受欢迎公众和被追求公众。16、顾客公众(简答)定义:是指购买、使用本组织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